土地利用变化时空格局研究

来源 :四川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lglglglglg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地利用是人与自然相互影响和交互作用最直观、最紧密的关系体现。研究土地利用变化的时空特征是缓解由人地矛盾带来的资源压力和解决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化利用问题的重要途径。在遥感技术和全球定位系统的技术支持下,解译彭州市2007、2010、2013年三期遥感影像,通过地理信息系统平台进行计算,提取研究区这3年土地利用信息,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讨论了彭州市土地利用变化的时空特征。通过对土地利用程度、转移矩阵、相对变化率等指标进行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在2007-2010年,2010-2013年两个时间段,彭州市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从0.510将降低到0.489,其中位于海拔较高的龙门山镇和白鹿镇在两个时间段内的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都是最高,土地类型变化剧烈,而平原地区则相对较低,土地类型变化缓慢;(2)两个阶段,耕地面积处于递减状态,并且减小速度从1.61%增加到2.89%,林地则先以1.345%速度减少后以1.81%的速度增加,城镇及其工矿用地一直在增长,速度由15.78%降低到4.19%。(3)2007到2013年土地利用类型的转移方向都呈现出以下特点:耕地大部分转为城镇及其工矿用地和林地,而林地在转为耕地之外还有少部分转化为未利用地。(4)研究区各个镇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从-6~17之间转变为-17~5之间,而各镇土地区域整体利用则由快速发展进入了休整期。2007-2010年土地利用程度变化较大,表明人类对土地的利用影响程度较大,其中通济镇、隆丰镇程度变化最为剧烈,2010-2013年,整体的利用综合水平增大,但是变化幅度不大,处于稳步发展。三界镇、桂花镇、丽春镇、通济镇、新兴镇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减小幅度较大,最大达到-17,表明这些镇土地处于调节整理阶段,结合其土地转移方向发现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林地增加。(5)从利用区域差异指数来看,隆丰镇、葛仙山镇、丹景山镇在2007-2010,2010-2013两个阶段耕地和城镇及其工矿用地的土地利用变化率都较大,且均大于1,表明该地区工业化进程较快,大于整个彭州市变化幅度,人类活动的影响较为剧烈。
其他文献
干振碎石桩作为软地基处理的手段之一,目前在国内外已得到广泛应用,笔者根据多年来的施工实践,并结合工程实例,对该工艺技术方法对其作用机理进行了探讨,并通过工程实例的分析,对该
南阳盆地是位于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之间的一个具有南北过渡特点的山间盆地。其地理位置较为特殊,交通便利。这种特殊的地缘特点深刻的影响了南阳盆地的文化传统。从新石器时
《寰宇通志》是一部重要的明代地理总志,但是学术界对它一直缺乏深入系统的研究。无论从文献学,还是从历史地理学的角度来看,《寰宇通志》都具有丰富的资料和独特的风格。本
城市形象在当今城市整体的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国外城市形象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罗马时代,美国于19世纪末进行的“城市造美运动”将城市形象的研究推向了一
高校地理科学专业所设课程是学生专业知识学习、专业技能培养、专业能力提高与专业思维形成的载体。课程的科学设置是高质量人才培养的保障。文章通过文献查阅对地理科学专业
本文旨在对后殖民主义时代的批判理论如何真正具有批判性进行反思。文章首先指出了当前批判理论对后殖民主义问题的沉默,并认为哈贝马斯与霍耐特对历史进步理念的信守及以此
笔者在国内和援马达加斯加工作期间,应用针刺背俞穴透夹脊治疗胃下垂60例,获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