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渤海地区生态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来源 :辽宁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llan7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各地区迫切要求转变经济发展模式,突破资源环境对地区发展的瓶颈制约。生态效率为破解资源环境与地区发展矛盾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思路,由于兼顾了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成为综合评价地区经济活动影响的重要方法和学术界研究的前沿热点议题。本文以环渤海地区44个城市为研究主体,生态效率为研究对象,采用定性和定量结合,比较分析手段,对环渤海地区生态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省域和市域生态效率评价和影响因素分析,包括采用基于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对环渤海地区44个城市的生态效率评价,并与未考虑非期望产出的生态效率值进行对比分析;对生态效率测度结果进行时空演化特征分析,考察环渤海地区生态效率类型在时序发展和空间分布两方面的演化特征,预测其发展趋势;采用面板门槛回归模型对环渤海地区生态效率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探索各门槛变量对环渤海地区生态效率的动态影响。研究表明:(1)未考虑非期望产出的环渤海地区生态效率值总体被高估,说明经济活动的非期望产出确实降低了实际经济价值,考虑非期望产出具有科学性、合理性。(2)2005-2010年,生态效率类型整体呈现“进化”特征;2010-2015年,整体呈现暂时性“退化”特征;可能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驱动力转换有关。(3)各地区生态效率各类型数量和分布特征存在省际差异性和非均衡性,相同生态效率水平类型地区空间集聚特征显著。(4)科技水平、城市规模、对外开放、环境规制对地区生态效率均表现出双门槛特征,产业结构等对地区生态效率产生重要影响;提高科技吸收再创新能力、联防治污能力和人口素质,强化对外开放的“技术效应”,将增强各门槛变量对环渤海地区生态效率的促进作用;同时优化产业结构、加强信息化建设亦是提高该地区生态效率的重要举措。
其他文献
土地沙化是我国在环境生态方面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沙化土地占我国国土总面积的35%左右,每年给我国带来的经济损失迭几百亿。面对当前土地沙化严峻形势,国家和各级林业部门采取了
目的:观察升麻汤联合阿奇霉素对支原体肺炎患儿炎症指标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联合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
前列腺癌是我国男性比较常见的泌尿系统恶性肿瘤,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以及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逐渐增高,已严重威胁人们的健康,其发病率在2030年有望增加1
<正>2013年9月和10月,习主席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得到高度关注。"一带一路"战略目标是要建立一个政治互
林业生产中,造林育苗是非常重要的环节,苗木的数量及质量,对于林业生产的水平高低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文章论述林业苗木繁育中的播种及管理技术,望对林业生产人员及管理人员在实际生
在筛选得到高效防治红松球果害虫注干药剂的基础上,研究了2种药剂(吡虫啉和噻虫啉)树干注射后对红松针叶注药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2种药剂树干注药后20d内可导致红松针叶叶
在石化企业发展中,其石化设备在日常使用中的维护管理以及故障排查决定了石化企业生产技术,以及相关设备是否先进的稳定保证,更是决定了企业生产效率以及经济效益的关键因素
<正>经过连续扩面工作,绝大部分中央单位已纳入社保基金发放范围,由基金统一支付退休人员养老金。与改革前单位原渠道发放相比,基金支付养老金无论在发放金额、发放时间和发
中国在碳核算准则和碳排放标准制定上已经落后于欧美发达国家,目前世界上仅有的数个影响力较大的碳标准与核算准则都是在发达国家主导下制定的,这使我们与国际进行对话时,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