疆夜蛾的生物学特性及生殖行为研究

来源 :河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hwingange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疆夜蛾属鳞翅目夜蛾科,是河南省洛阳市新发生的一种具有潜在爆发为害能力的重要农业害虫。为明确其生物学特性并为该害虫的预测预报与综合治理提供理论依据,本试验从疆夜蛾幼虫龄数鉴定、生物学指标、生殖行为、不同寄主植物对其生长发育及繁殖的影响等多方面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如下:(1)本研究通过室内人工饲料饲养获取不同发育状态的疆夜蛾幼虫,对其头壳宽度、体长及趾钩数3项形态指标进行测量,依据Dyar定律,利用Crosby生长法则和线性回归方程,明确疆夜蛾幼虫头壳宽度为最佳鉴定龄数的形态指标,腹足趾钩数为鉴定中高龄幼虫龄数的辅助和验证指标,体长变异较大,不宜用于幼虫龄数划分。疆夜蛾幼虫有6龄,1-6龄幼虫的头壳宽度分别为0.20-0.32mm,0.38-0.54 mm,0.70-1.16 mm,1.22-1.64 mm,1.82-2.30 mm,2.64-3.10mm。(2)本试验研究了疆夜蛾在室内温度25±1℃、相对湿度70%-80%、光周期16L:8D条件下成虫的羽化、求偶、交配、产卵行为。结果表明:疆夜蛾羽化行为全天可见,历时50 min左右,主要集中在19:00-23:00,占整日羽化量的47.30%,雌雄成虫平均性比为1:1.167;在凌晨0:00-5:00均可观察到雄蛾明显的求偶行为,占全天的89.00%。成虫交配高峰在凌晨3:00-5:00;雌蛾交配与否均可产卵,已交配雌虫平均产卵量为1552粒(取食人工饲料),显著高于未交配雌蛾的产卵量673粒,与未交配雌蛾相比,已交配雌蛾的产卵前期显著缩短,表明交配行为能够促进疆夜蛾产卵;未交配雌蛾、雄蛾平均寿命为11.10 d和10.68 d,与已交配雌蛾与雄蛾寿命12.81 d和10.08 d无显著差异,表明交配对成虫寿命没有显著影响。(3)本试验在室内温度25℃条件下,研究了马铃薯、大豆、小麦、烟草4种寄主植物对疆夜蛾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疆夜蛾的生长发育以及繁殖在不同寄主之间存在着显著差异。疆夜蛾的未成熟发育历期以小麦种群最短(36.41 d),大豆种群最长(40.97 d);整个世代存活率以在大豆上最高(77.27%),在小麦上最低(48.66%);单雌平均产卵量以在烟草上(1283.1粒)最高;在小麦上(659.5粒)最低;通过对生命表参数分析,表明净生殖率(R0)以大豆种群(357.3)最高,显著高于其它三个种群;平均世代历期(T)则以大豆种群最长(44.4 d),小麦种群(37.9 d)最短;内禀增长率(rm)则以马铃薯种群(0.133)和大豆种群(0.132)最高,小麦种群(0.125)最低。研究结果表明4种寄主植物中疆夜蛾的适宜寄主依次为大豆、马铃薯、烟草、小麦。本研究明确了疆夜蛾幼虫龄数鉴定指标,阐明了疆夜蛾幼虫生物学特性及成虫生殖行为,分析了不同寄主植物对其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研究结果为该虫的预测预报与综合治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本文根据AutoCAD脚本文件的格式 ,利用C语言编写自定义函数生成AutoCAD的脚本文件 ,并用它们绘制一个简单图形。
在供电设计和运行中,依据需要系数法进行计算,即按最大有功和无功负荷同时出现的情况计算,一般不考虑最大有功和无功负荷不同时出现的情况,因而造成计算误差,导致设备选型不
企业财务报表粉饰是一个历史悠久、影响极其恶劣的国际性难题。笔者认为,从财务报表粉饰产生的动因入手,构建抑制财务报表粉饰的对策框架体系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证券市场上充斥
目的 :利用有限的资源进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stract angiology,DSA)设备机房建设和安装,使其发挥最大功效。方法:抓住DSA设备机房和导管室建设中规划选址、机房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