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学作文教学一直存在着诸多问题,城乡结合部中学作文教学问题则更为突出。城乡结合部中学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原因有三个方面:一是作文教学目标不从学生实际出发来定,只是千篇一律地从备课组里借阅教案来授课;二是从学生方面来说,学生因为害怕作文,所以慢慢厌恶作文,缺乏对作文的创作,在交作业或者考试的时候,都是抄袭作文应付了事,甚至“不想开口”,不主动和教师交流;三是,就教师而言,在城乡结合部教学作文课容易,如果还是按照老方法,不思进取,不能及时的更新自己的知识,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常年仅凭教科书或教师用书教学,或当堂临时起意布置一篇作文,学生或前或后地把作文交上,或者老是拿范文教学生“套”着写,这种属于“假写作”。本论文从岑溪市城乡结合部学校作文教学入手,以岑溪市L中学为例,分析了本校作文教学中遇到的困境,并着重研究了其中关于目前城乡结合部中学作文课堂教学、写作训练及作文评讲三大部分,进而对造成作文教学困难的成因展开了逐条分析,最后针对这些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引言部分指出城乡结合部中学作文教学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以及研究方法与过程。美国的中学作文教学模式主要特点就是开放式的作文课堂。俄语在拼音文字中属于比较复杂的语言,以至于俄罗斯中学作文教学对俄语自有的特点非常重视,突出表现在对教育规律、民族文学性和民族文化性的重视。日本的国语课程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与生活体验,日本在中小学写作教材中形成了按教学规律办事,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发挥个性,让少年儿童学生在广阔的天地自由学习,健康成长等作文体系大纲。中国中学语文教学虽然也重视作文教学,但还应该重视做到以下五点:一是努力抓好同题作文的反复写作以培养修改能力的训练;二是通过学生作文的语言文字去感受学生真实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所表达的真实情感,同时要多关爱学生,以获得学生的信任;三是要通过多种多样的作文教学活动激活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激发学生对写作文的兴趣;四是抓好作文批改中的勤批细评,与此同时还要将老师批改、学生自评及同学互评三者有机的结合起来;五是鼓励学生从课本走向课外,深入大自然感受生活,理性认识自然景观,积累写作素材,让作文的素材真实化、生活化。城乡结合部语文学习环境概说。包括城乡结合部学校的特点。城乡结合部学校的特点是指,相比市直公立学校,城乡结合部学校存在教学模式较为落后,学生纪律松弛,教师教学方式枯燥无味以及教材单调、难教等问题与特点,这些问题与特点都给城乡结合部学生的学习成绩提高带来严重影响。城乡结合部学生的特点。据调查发现,城乡结合部学生的特点表现如下三点:一是学习能力低,但学习态度积极这类学生学习动机很明确,且学习也很用功,但因为天生思维不敏捷,分析能力差等,不具备必要的学习能力和学习要领。二是学习能力较低,立场不坚定,完全是学习上的被动类型学生。三是学习能力较高,但不愿意主动学习,即人们常说的“小聪明”型学生。他们的智商、智力水平高,但偏偏对学习不感兴趣,更有甚者因迷惑玩网络游戏等活动而放弃了学习,归根到底是缺乏对学习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体现当前城乡结合部学生在语文学习特别是作文中所暴露的问题,最严重的是语句不通,条理混乱。在简单的一段文章中,用词不当,词序颠倒,纠缠不清,病句累累,归根结底是城乡结合部学生所应用的语文基本功没有过关。城乡结合部学校初中作文教学现状。其中包括:一是调查结果,本次调查围绕岑溪市L中学学生作文的现状开展调查,收集相关数据,目的主要包括:全面了解和掌握岑溪市L中学学生作文教学的现状。根据在调查中发现的问题,探究一些操作性强、实用价值高的教育策略,以提升城乡结合部学生的作文能力。二是原因分析。从作文教学遇到的困难以及影响因素展开分析。包括社会因素、家庭因素、学生因素、教师因素四个方面。岑溪市L中学作文教学实践。第一部分是教学经历:课改作文的教学要求;在城乡结合部学校如何开展作文教学;在作文教学中遇到的困难;如何运用新课改进行教学改革;如何选对教材,避免实施落后的教学手段;学会精准指导作文教学,做到下文探路、因材施教。第二部分主要做法:培养学生作文兴趣,让学生不怕作文,采取降低作文难度、多表扬学生、精批细改、面评、兴趣讲评等方式实施作文教学;优化教育方法,目的是为了改进作文课堂教学,改革作文教学方法,提高作文教学质量。第三部分得失反思。总结做法与尝试,包括改变岑溪市城乡结合部学校L中学作文教学现状的相关对策、转变教学策略的过程和取得的成效以及存在不足的地方。城乡结合部中学作文教学的建议。总结L中学的经验教训、得与失,对城乡结合部中学作文教学提出建议。进而实现重视培养学生作文兴趣和信心,采取符合新课改教育方法,提供切实可行的样板,提高老师水平,增加老师责任感和奉献精神,提高城乡结合部中学作文教学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