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我国正处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从科技大国向科技强国迈进的关键时期,必须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因此创新能力建设已越来越受各界的关注。北京市已进入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阶段。国家“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大力发展老龄事业,增加养老服务和产品供给。福祉技术创新就是面向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使高龄者能够健康、舒适、安全地独立生活并参与社会的技术创新活动,提高福祉技术创新能力和水平,对于应对区域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本文选择北京市福祉技术作为研究对象,构建福祉技术创新能力指标体系以评估北京市的福祉技术创新能力,剖析北京市福祉技术创新能力的制约因素与亟待解决的问题。论文通过文献回顾与梳理,根据创新能力、福祉技术创新有关概念和理论,界定了福祉技术创新能力的构成要素,即福祉技术创新投入能力、福祉技术创新产出能力和福祉技术创新持续能力三个部分。依据北京市福祉技术创新发展情况和相关原则,为福祉技术创新能力构成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评价指标,建立了福祉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然后运用离差最大化法和综合指数法构建创新指数评价模型,采用2009-2015年统计数据,对北京市福祉技术创新能力进行实证分析。评价结果显示:2009年以来北京市福祉技术创新投入能力明显增强,表现在福祉技术研发水平不断提高和创新机构资源投入不断增加;福祉技术创新产出能力不够理想,表现在福祉技术专利产出波动性较大;福祉技术创新持续能力不断提高,但增长缓慢,表现在创新环境支撑不足。最后在定量评价结果基础上,针对发现的问题,结合北京市老龄事业和福祉技术自身发展的现实情况,提出北京市福祉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