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肾痛风汤治疗痛风性肾病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ercett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课题在回顾中西医古今文献的基础上,观察自拟益肾痛风汤治疗痛风性肾病(脾肾亏虚,湿热瘀阻型)在临床方面的疗效及其安全性,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理,为临床治疗痛风性肾病寻找中医药治疗的有效方法。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痛风性肾病患者,血尿酸大于416μmol/L,符合脾肾亏虚,湿热瘀阻证型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在西医常规治疗(使用别嘌呤醇片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益肾痛风汤,对照组仅使用西医治疗,疗程均为30天。治疗前后检测血尿酸(UA),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血沉(ESR),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24小时尿蛋白量(24hu-TP),等实验室指标,并记录患者的临床症状变化,将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1)在患者临床疗效的有效率方面,治疗组30例中,显效20例,有效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0.9%;对照组30例中,显效12例,有效9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70.0%,经检验,P<0.05,两组临床疗效有差异性,益肾痛风汤在治疗本病的有效率上高于别嘌呤醇。(2)治疗前,两组患者证候积分间无显著差异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证候积分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患者证候积分较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益肾痛风汤和别嘌呤醇均有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的作用,但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3)在实验室检测指标方面,两组的尿酸、血沉、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在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4)对照组治疗后肌酐、尿素氮、24小时尿蛋白无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在治疗后较治疗前肌酐、尿素氮、24小时尿蛋白均有明显降低(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的肌酐、尿素氮、24小时尿蛋白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5)在药物安全性方面,对照组中有2例出现消化道不适症状,4例出现单项转氨酶增高(停药后转氨酶正常),2例出现轻度皮疹(未经治疗停药后好转),治疗组组中仅有1例出现消化道不适症状,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治疗组(P<0.05)。结论:治疗痛风性肾病,益肾痛风汤具有显著的疗效,其有效率高于仅使用别嘌呤醇片,它可以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蛋白尿,并且具有明显降低血尿酸、血沉、血肌酐、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尿素氮等实验室指标的作用,并可以改善肾功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比仅使用别嘌呤醇片高,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了患者的生命。
其他文献
山西是国内著名的旅游资源大省,旅游资源丰富、特色鲜明。然而,作为全国能源重化工基地,山西旅游业起步较晚,旅游资源开发相对滞后。近年来,随着山西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旅游强
目的:本课题拟通过临床疗效观察来比较疏肝理气与疏肝理气通络对于治疗肝郁气滞型中风后抑郁的疗效比较,进一步探讨中风后抑郁的发病机理以及疏肝理气活血通络法对中风后抑郁
从核心竞争力的角度结合钢铁企业独特的资源特性分析其资源,可以分为战略性资源和具体管理职能性资源。本文结合钢铁企业并购的目的和资源特性,对资源整合和优化过程的侧重点
工程造价预结算编制与审核是合理确定工程造价的必要程序及重要手段,也是控制工程造价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对预结算准确的编制及进行全面、系统的检查和复核,可及时纠正存在
当前,不断更新、迅猛发展的信息技术,正在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同时给社会和企业也带来日新月异的变化。伴随着计算机的产生,软件技术、硬件技术快速发展,为企业的信息化发
<正>剧情:《奋斗》的故事发生在北京。剧中的主要人物有六个,三男三女,都在22-25岁之间,全是独生子女。三个男生——陆涛、向南、华子——是大学的同班同学,建筑设计专业;三
随着老龄化进程逐步加快,老年人孤独感问题备受关注。通过阅读国内外大量文献资料并且加以梳理总结,结果发现,影响老年人孤独感的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内在因素,包括身体
上世纪80年代末,随着农业产业化发展和农业结构调整,在对传统农业进行改造过程中,农业与旅游业交叉结合而成的一种新型产业——休闲农业在我国产生了。发展休闲农业是山西省
杨德才教授从致病因素“痰”新视角出发,分析及治疗系统性硬化症,提出祛除痰湿之法,并以此为出发点选用二陈汤为主方治疗系统性硬化症,疗效较好。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现代平面设计进一步融合。由于表现形式上的国际化,使平面设计展现出“千篇一面”的倾向。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中国设计师意识到,中国的平面设计应该有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