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石墨烯诱导PVDF/PMMA共混物相容及其功能薄膜的制备与表征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he1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共混是制备高性能材料的重要方式之一,通过共混可以实现各组分间性能的叠加甚至协同作用。相分离是共混物中常见的现象,调控体系的相分离行为可以制备具有所需相结构的材料,同时达到改善共混物性能的目的。长期以来,结晶/非晶体系备受关注,了解结晶与相分离之间的作用机理有利于实现材料的高性能与多功能化。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引入纳米粒子调控共混体系的结构进而改善材料的性能成为研究的热点。氧化石墨烯(Graphene oxide,GO)是石墨烯的一种重要的衍生物,以其较大的比表面积、较多含氧官能团、高的杨氏模量以及双亲性等特性,在学术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将GO引入到结晶/非晶的相容共混体系中会出现以下两种现象:一方面,GO会选择性吸附与其亲和性较强的组分,引起体系中出现浓度波动,进而改变其相分离行为;另一方面,GO对共混体系具有异相成核作用,其较大的片层结构又会限制分子链的运动,从而对共混体系中晶体的生长过程产生影响。因此,GO对共混体系的结晶与相分离行为都会产生较大的影响,理解其作用机制,并应用于指导开发高性能的复合材料,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本文针对GO调控聚偏氟乙烯(Poly(vinylidene fluoride),PVDF)/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 methacrylate),PMMA)体系结晶与相分离行为开展工作。首先,通过动态流变的方式研究GO对共混体系热诱导相分离行为的影响;其次,通过介电松弛的方式研究GO对共混体系结晶以及结晶诱导相分离行为的影响;最后,利用PMMA对共混体系结晶行为的影响规律制备多孔薄膜,并探索这种功能薄膜在污水处理领域的应用前景。通过本论文的研究,主要成果如下:1、采用溶液法制备了PVDF/PMMA/GO三元纳米复合材料。GO与基体中各组分之间界面张力计算的结果显示,GO与PMMA的亲和性更强。通过Han曲线、VGP曲线以及动态温度扫描测定了复合体系的相分离温度,结果显示,随着GO含量的增加,复合体系的相分离温度会提高约3℃。动态时间扫描的结果显示,GO使复合体系相分离进程延迟约30 min。2、采用介电松弛的方法研究了PVDF/PMMA/GO复合体系中非晶区分子链的松弛行为。通过降温介电以及降温DSC的方式研究了GO对共混体系的非等温结晶以及结晶诱导相分离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GO的引入使得体系的结晶速率降低,并使结晶诱导相分离温度降低5~10℃。通过对等温介电以及等温DSC结果的分析发现,GO限制了共混体系中分子链的运动,从而阻碍了PVDF晶体的生长。3、通过旋涂的方式分别制备以纯PVDF和PVDF/PMMA共混物为基板、GO为上层的多层结构薄膜。通过SEM研究了PMMA对复合薄膜微观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PMMA的引入能够增加复合薄膜中球晶之间的孔隙,为MB分子与GO的接触提供更多的通道。吸附的结果表明,随着GO含量的增加,复合薄膜的吸附量逐渐提高,最高吸附量可达71 mg/g。
其他文献
伊春市林区地理、地貌及气候等客观因素,给公路交通安全带来了不利条件,增加了公路交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为防止交通事故发生,应严格执行培训和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加强机动车驾驶
对经济变量和金融货币指标的数量和逻辑关系及其动态变化趋势的分析或许可以阐释我国近些年货币供给与房地产价格的关系问题。我国货币超发的根本原因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结构失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习惯用语作为一种典型的隐喻语言,一直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然而习惯用语的理解机制仍然存在诸多争议。本研究以已有的习惯用语模型和假设为理论框架,并在此基础上以心理语
随着社会多元化发展进程的加快,社会工作这一新兴专业已经逐步走向职业化的轨道。然而在具体的工作当中,由于经验缺乏、实际操作困难等诸多原因,致使社会工作的专业价值难以
本文以《博罗公司年度报告(2013)》为研究对象。经历了年度报告的整个翻译过程后,译者更加熟悉了年度报告的内容并获得了相关的经验,因此,译者决定就翻译展开相应的研究工作
运用基于TASCFLOW软件平台的四角切圆燃烧煤粉锅炉专用数值模拟计算软件COALFIRE,对某电厂300MW四角切圆煤粉锅炉NOx排放特性进行数值模拟。讨论煤质、煤粉粒度、锅炉负荷、
在网络时代,网络宣传对于旅游地品牌的构建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文章在旅游地品牌符号“三位一体”系统构建基础上,基于政府旅游网站对中国各省域旅游地品牌符号表征进行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