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油茶(Camellia oleiffera Abel.)是一种多年生木本油料作物,主要分布在广西、安徽、江西等我国南方地区,通过用它的果实来榨取茶油。油茶枯是指油茶果榨油之后剩下的渣滓,其富含黄酮等活性成分。通过对油茶枯化学成分的研究,发现油茶枯中富含以山奈酚为苷元的黄酮苷类化合物,故意可以通过水解这类黄酮苷得到原料药山奈酚。另外,油茶枯中富含皂素,现有的工艺通常只能从油茶枯中单一地提取获得皂素。因此,本课题试图摸索可行的工艺从油茶枯中同时分离得到油茶皂素和山奈酚,以克服传统工艺产品单一、利用率不高的缺陷。本文以油茶枯为原料,首先研究了油茶黄酮苷类化合物的分离与结构鉴定,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得到两条可行的工艺路线实现油茶皂素及山奈酚的联产。本论文主要的研究内容及具体结论如下:1.研究了油茶黄酮苷类成分的提取工艺。采用醇提法对油茶枯中的黄酮进行提取,重点考察了固液比、乙醇浓度和提取时间对黄酮提取率的影响。选用Design Expert8.0软件的设计和分析实验,得出了其最优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为70%,提取时间为2.08 h,料液比为1:25。2.采用植物化学和波谱学相结合的技术,从油茶黄酮中分离得到了 4个化合物:山奈酚-3-O-[2-O-β-D-半乳糖-6-O-α-L-鼠李糖]-β-D-葡萄糖(1)、山奈酚3-O-[β-D-葡萄糖-(1→2)-α-L-鼠李糖-(1→6)]-β-D-葡萄糖(2)、山奈酚-3-O-α-L-鼠李糖-(1→6)-β-D葡萄糖(3)、山奈酚(4)。3.研究了油茶黄酮的水解工艺。采用盐酸水解法对黄酮苷进行水解,以将其中的糖基去掉转化为山奈酚,重点考察了固液比、提取温度和时间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通过Design Expert 8.0软件的设计和分析实验,得到最佳水解条件为:水解温度80℃、水解时间为1.5 h、盐酸酸浓度8 mol/L。4.研究了油茶皂素和山奈酚的综合提取工艺。工艺一:以脱脂油茶枯为研究对象,用70%乙醇提取获得提取液,盐酸水解后,用乙酸乙酯萃取、浓缩便得到山奈酚粗品;乙酸乙酯萃取后的水相经AB-8纯化得到茶皂素;其中茶皂素得率为3.53%,纯度为97.4%,山奈酚得率为0.52%,纯度约为90.7%。工艺二:脱脂油茶枯的70%乙醇提液经过浓缩后,再经异丙醇萃取得到油茶黄酮,油茶黄酮。5.经盐酸水解、乙酸乙酯萃取并浓缩可得山奈酚粗品;同时将异丙醇萃取后的剩余相用水复溶,经AB-8大孔树脂纯化得到茶皂素;其中油茶黄酮得率为0.68%,茶皂素得率为6.15%,纯度为95.2%,山奈酚得率为0.43%,纯度为91.3%。山奈酚粗品经过甲醇重结晶便可得山奈酚纯品。6.采用脂多糖(LPS)诱导巨噬细胞RAW 264.7建立体外炎症筛选模型,初步评价了油茶黄酮、茶皂素、山奈酚的抗炎活性。实验结果表明:油茶皂素、油茶黄酮、山奈酚对LPS诱导巨噬细胞RAW 264.7产生炎症介质NO均有显著抑制作用,并呈良好剂量依赖性,其中山奈酚在浓度为20 μg/mL时对LPS诱导的NO的抑制效果最佳,此时细胞上清中的NO的含量为20.9 μmol/L;油茶皂素、油茶黄酮、山奈酚对LPS诱导巨噬细胞RAW264.7产生炎症介质PGE2也有抑制作用,其中山奈酚在浓度为20 μg/mL时对LPS诱导的PGE2的抑制效果最佳,此时细胞上清中的PGE2的含量为41.4 pg/mL。采用了 MTT法检测了茶皂素、油茶黄酮和山奈酚对巨噬细胞RAW 264.7的细胞毒性,发现其毒性小,表明它们在药物研究与开发上具有良好发展前景。本论文研究了油茶黄酮类化合物的分离和结构鉴定,并H.摸索出两条综合提取油茶皂素和山奈酚的工艺路线,初步考察了这些成分的抗炎活性,旨在为我国油茶枯资源的深度研究与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和理论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