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农业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大批男性劳动力加入到城市务工和经商的行列,多数农村妇女因其自身和家庭的原因留守在家,农业女性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作为农业生产的主力军和农村发展的主要力量,她们在农村建设发展中发挥着主体作用。然而受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农村妇女的发展受到一些阻碍,这严重影响了她们的积极性。因此,如何有效调动农村妇女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如何促进她们的发展,这对于农村妇女自身及农村的发展都是很有意义的。本文运用访谈法和观察法,通过对山西永济蒲韩联合社的实地调研,研究探讨当地农村妇女的发展情况,设想通过让农村妇女组织起来建立农民合作组织的方法来实现自身发展。近年来很多学者都在关注在农业女性化背景下的农村妇女发展问题,提出多方面的建议和对策,主要围绕政府、妇联等外部力量的推动来改变妇女的不利地位。本研究另辟蹊径,在农民合作组织与农村妇女的视角下,认为通过农民合作组织的平台更能让农村妇女发挥自身的优势发展自我。并以从蒲韩联合社这一典型案例作为有力论据来阐述,试为农村妇女发展寻找新的路径。在探析蒲韩联合社这一平台对农村妇女发展是否具有积极意义时,本研究用社会性别理论来分析,运用社会性别理论分析农民合作组织对于农村妇女的发展作用能更清晰地展示出农村妇女的发展和不足,也可以促进组织的更加完善。社会性别理论认为社会文化因素是性别不平等产生的根源以及社会性别的差异是可以改变的,通过强调女性的主体性地位来实现女性的发展。通过对蒲韩联合社中农村妇女的案例分析,蒲韩联合社对当地农村妇女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在:经济收入增加、综合素质提高、主体意识增强、社会角色导致的压力降低、传统分工角色的挑战、社会支持网络的扩大以及社会文化环境的改变等。但是蒲韩联合社在促进农村妇女发展方面仍存在一些不足,如何确保农村妇女发展的平衡性,避免出现“马太效应”;如何协调农村妇女走出家庭后面临的角色冲突以及如何完善组织模式,鼓励更多的农村妇女参与仍是蒲韩联合社的努力方向。因此农民合作组织要实现促进农村妇女的发展必须综合考虑不同农村妇女群体的需求,将农村妇女参与和发展纳入衡量评价农民合作组织运行的标准,以及建立调动农村妇女参与农民合作组织的积极性机制,这样才能更加全面地促进农村妇女发展,也有利于组织的不断完善。因此,笔者认为蒲韩联合社历经十几年的摸索与发展,已经探索出了一种适合农村妇女发展的模式,它就是充当的一个“赋权”的平台,通过让农村妇女参与进来,挑战传统的社会性别分工模式,农村妇女通过主体性的发挥改变原有的性别观念和社会文化环境,让农村妇女的优势最大化,促进了自身的发展。因地制宜地建立适合农村妇女发展的农民合作组织,适时创新组织发展模式,这对于农村妇女的发展及农村的发展意义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