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阐明鹿茸强筋健骨及抗肿瘤活性的作用机制,本研究运用 Sephacryl S-200HR 凝胶色谱、POROS 20QE 阴离子交换色谱、C18 反相色谱和 TSK G3000 SW高效液相色谱等分离手段,以相应的细胞活性为指标,从冷冻干燥鹿茸粉抽提液中分离纯化得到三种具有生物活性的单一组分。分别是具有促大鼠成骨样细胞(UMR-106 细胞)增殖和促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I(IGF-I)分泌活性组分 Pb,经SDS-PAGE 和 PAGE 两类电泳鉴定为单一组分;对大鼠成骨样细胞(UMR-106 细胞)有抑制活性组分 C18-3;抗肝癌细胞(BEL-7402 细胞)活性组分 C18-C。C18-3 和 C18-C 经毛细管液相色谱鉴定均为单一组分。 纯化的 Pb 组分的分子量为 56.3kDa,在蛋白浓度为 0.149μg/ml 时,其促大鼠成骨样细胞(UMR-106 细胞)增殖率为 241.03%,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I(IGF- I ) 分 泌 量 为 66.89ng/ml ; N - 末 端 氨 基 酸 序 列 为 :DHKSEIAHRFKDLGEDNFQGLVLIAFSQY。经序列分析比对发现,该组分为鹿血清白蛋白。纯化的 C18-3 组分对大鼠成骨样细胞(UMR-106 细胞)具有抑制活性,其最低蛋白浓度为 0.0158μg/ml,并随着浓度增加其抑制效果越显著,呈浓度依赖性递次升高。表明鹿茸中存在对大鼠成骨样细胞(UMR-106 细胞)具有双向调节作用的调控蛋白,为进一步研究鹿茸的强筋健骨机制和骨质疏松症防治提供了重要线索。纯化的 C18-C 组分具有抗肝癌细胞(BEL-7402 细胞)活性,其最低蛋白浓度为 0.00185μg/ml,并随着浓度增加其抑制效果越显著,呈剂量的依赖关系,为开发具有无毒副作用的抗肝癌药物研究提供了极为有益的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