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呋唑嗪和坦索罗辛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疗效对比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versof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应用α受体阻滞剂坦索罗辛和阿呋唑嗪治疗输尿管结石,进行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对坦索罗辛和阿呋唑嗪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疗效对比,从而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6月,我院泌尿外科门诊临床表现、体征、相关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确证为输尿管结石的患者304例患者入组,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A试验组(阿呋唑嗪)和B对照组(坦索罗辛)。所有患者在治疗期间保持每日尿量2000ml~3000ml。详细记录每例患者的结石位置,大小等,每位患者临床检查结石排出,或者经过临床医生会诊需要改为手术治疗的为记录和研究结束点。肾绞痛的患者应用数字疼痛评分法(NRS),以观察脸部表情及询问主观感受的方法来综合评价患者疼痛的症状。结果:试验组患者为160例,男性131例,女性29例,年龄21岁~61岁,平均年龄37.33±10.12岁;对照组患者为160例,男性120例,女性40例,年龄19岁~60岁,平均年龄37.44±11.12岁。试验组和对照组均能促进结石排出,对照组在结石排出率和排出时间方面较试验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总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对输尿管上段和中段结石的排出率与排石时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下段结石排出率和排出时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对≤5mm结石的排出率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对排出时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5mm结石的排出率及排出时间均有有显著性差异(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对肾绞痛缓解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优于试验组药物的成本-效果。结论:1.坦索罗辛和阿呋唑嗪均能促进输尿管结石的排出,缩短结石排出的时间。2.坦索罗辛和阿呋唑嗪对输尿管上段和中段的结石排出率及排出时间两药无明显差异,对输尿管下段结石,坦索罗辛优于阿呋唑嗪。总的排石疗效比较,坦索罗辛优于阿呋唑嗪。3.对于小于或等于5mm的输尿管结石,坦索罗辛和阿呋唑嗪均能促进结石的排出,缩短结石排出时间,但坦索罗辛较阿呋唑嗪能明显的缩短结石排出时间;对于大于或等于5mm的输尿管结石,坦索罗辛排石的效果优于阿呋唑嗪。4.坦索罗辛在缓解肾绞痛方面优于阿呋唑嗪。5.坦索罗辛和阿呋唑嗪对输尿管结石的治疗是安全有效的,无明显的、新发的不良反应,两药的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6.坦索罗辛的成本-效果优于阿呋唑嗪。
其他文献
随着人们对知识教育意识越来越强,越来越多的学生投入到高等教育中,同时,我国高校招生的规模也在不断增加,面对这种情况也就导致了高校新毕业生的增多,进而势必会造成就业竞
以废弃物棉秆水解液中的木糖为原料,开展了木糖醇转化菌株的筛选,进行了菌株表达木糖还原酶的条件和转化木糖醇的研究,并对棉秸秆水解液的进行了脱毒处理和木糖醇转化的研究
云计算是一种随时随地通过网络按需访问可配置资源(例如网络、服务器和存储系统)、应用和服务的平台和模式。由于云计算仍处于发展初期,在其使用过程中还存在很多安全挑战,如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一)中医政策的系统分析是中医政策评价的必然要求中医是我国医疗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在保障人民健康发挥了重要作用。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发展中衍生
自《刑法修正案(八)》以来,集资诈骗罪是金融诈骗犯罪中唯一保留死刑的罪名,是具有代表性的涉众类犯罪,严重扰乱了国家的金融监管秩序和公私财产安全。尽管有最高刑是死刑的威慑,但
本文以豆乳为原料,基于洛克福特干酪工艺加工大豆干酪。研究了豆乳脱腥的方法、确定了大豆干酪生产用酶以及酶的最优作用条件、筛选出适合加工大豆干酪的乳酸菌和霉菌发酵剂,
本文8例以脑卒中为首发症状的颅内肿瘤患者,住院后经进一步临床、CT或MRI等检查确诊,7例有不同程度的低密度脑梗塞病灶,4例为原发性颅内肿瘤(蝶鞍区脑垂体瘤2例,小脑幕上脑膜瘤1例,顶叶区脑瘤
发展建模素养对于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极为重要,同时在课堂中关注学生建模素养的形成和发展也是'真学习课堂'的体现。
目的:1.建立青少年开角型青光眼(Juvenile-Onset open-angle glaucoma,JOAG)遗传家系临床信息和数字档案资料及DNA标本库。2.分析青少年开角型青光眼遗传家系临床表型和遗传学特
应用LA-ICPMS锆石U-Pb微区定年和锆石微量元素及Hf同位素分析方法,对浙西南景宁三枝树片麻状花岗岩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花岗岩中几乎所有的锆石都显示典型的韵律振荡环带,T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