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能量判别的结构地震响应的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ishou20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能量分析方法能够很好地反映结构自身的弹塑性性能、结构地震破坏的塑性累积效应和地震动特性——地震动强度、频谱和地震动持时等对结构地震破坏的综合影响,因此日益受到结构地震工程界的广泛重视。结构的地震作用是一个能量输入、转化和消耗的过程,因此运用能量方法分析结构的抗震性能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包括研究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总输入能及其影响因素、输入到结构中的能量的存在形式、引起结构地震破坏的能量形式以及该能量的影响因素及分布规律等。本文通过单自由度体系、多自由度体系的结构地震能量分析原理和弹性结构、非弹性结构的静力推覆分析等理论基础的研究,运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和相应的有限元软件获得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总输入能、塑性损耗能(即非弹性滞回耗能)和结构的极限耗能。提出了无量纲的塑性损耗指标和破损指标。塑性损耗指标是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塑性损耗能与总输入能之比,表征结构的塑性损耗程度;破损指标是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总输入能与结构所能承受的极限耗能之比,表征结构的抗震性能。采用有限元软件ABAQUS中的非线性动力时程响应法计算地震作用下结构的塑性损耗能和总输入能;采用静力模态推覆方法(MPA)计算结构所能承受的极限耗能。通过一个典型中高层算例分析了结构的塑性损耗指标和破损指标,并对得到的结果与结构模拟计算的损伤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同时给出了随地震强度增大结构的塑性损耗能在不同构件和不同层的分配规律,验证了文中方法的正确性和可靠性。通过大量超高层样本实例的塑性损耗指标与其模拟计算的损伤破坏程度对比分析,得到超高层结构的塑性损耗指标与其地震破坏程度的对应规律,从而可以运用塑性损耗指标初步评估超高层结构的地震破坏程度。基于有限元软件ABAQUS运用非线性动力时程响应法分析了一个典型超高层框架-核心筒结构,进行了该结构在同一地震波不同地震强度下的塑性损耗指标、构件和各层的塑性损耗能分配,以及在不同地震波同一地震强度下的塑性损耗指标、各层的塑性损耗能分配分析,并与模拟计算的该结构相应的损伤破坏情况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结构的塑性损耗指标和塑性损耗能分配可用来衡量结构整体和局部塑性损伤破坏情况。最后,运用能量分析方法对典型超高层结构的设计方案进行了优化分析。
其他文献
人类对数的认识是在生活中不断加深的,数系的每一次扩充都源于实际生活的需要.在非负有理数知识的基础上引进负数,数系扩充到了有理数,这是数系的第一次扩充;但随着人类对数
期刊
原国家电力公司早期颁布了关于建立调度集控中心系统的文件,建议在电网调度的层次之下建立多个集控站,以保证电网及无人值班变电站的有效运行。在此政策的指引下,调度集控中心得
期刊
随着全球范围内的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利用绿色环保的新能源成为科研工作者关心的课题,光伏能源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得以迅速发展,照明系统正是光伏能源的一个重要应
同学们学习了平方根和立方根的相关知识后,对“√”“3√”等都已经熟悉并能自如地使用,可以切身体会到在使用它时的便利性.不过,对于根号的由来和演变,许多人也许并不清楚.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