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外界某些营养物质如氮、磷等超标,会引起水体富营养化从而导致藻类的大量繁殖,剑水蚤为代表的浮游动物已经被发现于湖泊、水库等水源水中,而由于剑水蚤的抗氧化性很强,如想有效地将其彻底杀灭,通常的常规水处理的消毒工艺已经难以胜任,在我国的一些大、中型的城市中的水厂清水池,甚至在管网水中也都曾发现过剑水蚤的存在,剑水蚤还是传播疾病重要的媒介,剑水蚤大量的滋生,不仅使居民的感官、心理受到不同程度的不良影响,更关联到饮用水源的质量及供水水质的安全性,为此,采用氧化剂降低其活性进而对其进行灭活已成为剑水蚤能否被彻底去除的关键步骤,在化学预氧化的作用下,使藻类细胞比重和表面形态等特性发生有效的改变,已经被广泛的应用。但与天然有机物不同,对预氧化其氯化消毒副产物生成规律缺乏相关研究。因此,本文以剑水蚤代谢产物和死体溶出物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在使用二氧化氯预氧化作用对其氯化消毒副产物生成规律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相关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剑水蚤的代谢产物和死体溶出物经二氧化氯预氧化其氯化消毒后均产生消毒副产物二氯乙酸(DCAA)、三氯乙酸(TCAA)、1,1-二氯丙酮(1,1-DCP)、1,1,1-三氯丙酮(1,1,1-TCP)、三氯甲烷(TCM)、水合氯醛(CH)、二氯乙腈(DCAN)。并且与采用单独氯化消毒相比较,采用二氧化氯预氧化剑水蚤氯化消毒副产物,其产生的副产物浓度明显下降,并且随着二氧化氯投加量的增加,二氯乙酸、三氯乙酸、1,1,1-三氯丙酮、1,1-二氯丙酮、三氯甲烷、水合氯醛和二氯乙腈的浓度也逐渐减少,而在二氧化氯投加量在1mg/L时,生成的消毒副产物中多数的消毒副产物浓度减少的较为迅速。产生的DCAA与TCAA浓度最高,但前质为死体溶出物时,它们的浓度高于前质为代谢产物的浓度。二氧化氯预氧化时间延长的情况下,剑水蚤代谢产物和死体溶出物产生的DCAA. TCAA、TCM和1,1-DCP的浓度均随着预氧化时间的延长而降低,1,1-DCP和1,1,1-TCP的变化趋势相反,CH的浓度随着预氧化时间的延长而升高。当前质为死体溶出时,CH的浓度则没有明显的变化趋势。二氧化氯预氧化剑水蚤代谢产物和死体溶出物的氯化消毒的过程中,pH的改变对消毒副产物浓度的影响为:前质为代谢产物时,除TCM外,其他的消毒副产物DCAA、TCAA、CH、1,1-DCP与1,1,1-TCP在酸性条件下的生成量要比在碱性条件下的多,且DCAA、TCAA的浓度在pH=6时下降的较为迅速,TCAA之后下降几乎趋于平衡。1,1,1-TCP的浓度在pH=8时下降的最快。前质为死体溶出物时,DCAA. TCAA、CH、1,1-DCP与1,1,1-TCP随着pH的升高而显著减小,TCM、CH的浓度在酸碱条件中差距较大,TCM在酸性条件下的生成量少于在碱性条件下的生成量,CH的变化正好与之相反。温度的不同变化使得几种副产物浓度也不相同。温度在10-30℃变化,前质为代谢产物时,TCM、DCAA与TCAA的浓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但在温度为10-20℃时,TCAA的浓度趋势呈现出小幅度下降趋势。其他消毒副产物的浓度在温度为20℃时候出现最大值。前质为死体溶出物时,高温条件下TCM、DCAA与TCAA生成量较高,1,1-DCP与1,1,1-TCP的浓度变化趋势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