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词三大家之一”纳兰性德给清代词坛增添了奇光异彩,传世的《饮水词》享有盛誉,为文人学士高度评价。本文把文学研究与民族文化研究相结合,将纳兰词放在清初满汉文化融合的时代背景下,从文化学、民族学视角切入纳兰词,立足于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在文艺学研究的基础上更新整合。在一定程度上对纳兰词做出新颖、独到的阐释,力争将纳兰词的研究拓展到一个新的层面。本文深入发掘了纳兰词中所蕴涵的文化特征,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首先介绍了纳兰性德的生平概况,以及纳兰性德的生活环境、家庭背景对纳兰词的创作产生的重要影响。然后整理、归纳了学界在研究中所取得的的成果,我们发现在众多研究成果中几乎没有关于纳兰词与满汉文化的专门研究。继而本文从纳兰词的文化渊源入手,深入探索了纳兰性德在写词时对满族文化和汉族文化的继承与接受。第二部分探析了《饮水词》中不仅有明显的儒家思想,也渗透着道家思想、佛家思想的印记。纳兰词中有儒家的忧患意识和参与精神,但当现实不尽如人意之时,纳兰性德又徘徊在在儒道的矛盾之中,通过佛老之学寻求解脱。纳兰词中用典绵密,常常圆熟灵活地化用前人的诗词文章。纳兰词风也深受以后主为代表的花间词风的影响。这些充分体现了纳兰性德丰厚的汉学修养。在深刻接受汉族文化的同时,纳兰性德并没有舍弃其本民族的文化传统。本文第三部分深入挖掘了纳兰词中的满族文化因素,纳兰词中有对满族活动地区风光景物的描绘,有对满族人民骑射游猎生活风俗的展现,有对满族祖先历史的追怀,还有对满民族性格的揭示,对萨满信仰的流露。生长在两种文化背景下,纳兰性德承担起了消除民族隔阂、缓和民族矛盾的历史使命,促进了满汉文化交流。本文第四部分阐明了纳兰词中的满汉文化是没有冲突的,二者相互渗透,达到了自然的融合,成就了纳兰词独特的魅力。纳兰性德是满汉文化交流的使者,纳兰词唱响了满汉民族友谊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