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植物内生放线菌存在于活的植物组织中,已经引起了越来越多分类学家、生态学家、农学家、化学家以及生物进化学家的关注。大量研究表明,这些丰富的植物内生放线菌能够产生一系列具有广谱生物活性的的次级代谢产物,如抗生素、抗肿瘤及抗传染病物质、植物生长促进剂和酶。本研究以四种采自哈尔滨的农作物为研究对象,对其根部内生放线菌进行筛选分离、活性研究、菌种鉴定及代谢产物分离。本研究采用实验室特有的采样和菌种分离方法从四种农作物根部分离得到45株植物内生放线菌。分别采用管碟法和十字交叉法测定45株植物内生放线菌发酵液浸提物对两种细菌及八种真菌的抑菌活性。根据形态特征比较及其抑菌活性分析,对其中的3株菌X8、X17及NEAU-Z6进行了16S rRNA基因序列测定及分析,结果显示X8、X17属于链霉菌属,NEAU-Z6属于野野村氏菌属,对其中的野野村氏菌株NEAU-Z6做了分类学鉴定。利用多相分类对菌株NEAU-Z6进行了分类学鉴定。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显示该菌属于野野村氏菌属。菌株NEAU-Z6与Nonomuraea monospora P~T708~T(98.83%)、Nonomuraearosea GW12687~T(98.55%)和Nonomuraea rhizophila YIM67092~T(98.02%)三株菌的16S rRNA基因序列相似性最高,与野野村氏菌属的其它典型菌株的相似性均低于98%。通过邻位连接法(Neighbour-Joining)及最大似然法(Maximum-likelihood)将菌株NEAU-Z6与野野村氏菌属的所有典型菌株构建系统发育树,发现两种方法得到的拓扑结构十分一致,菌株NEAU-Z6与Nonomuraea monospora P~T708~T、Nonomuraea rosea GW12687~T和Nonomuraearhizophila YIM67092~T形成独立分支,其所显示的高靴值支持了这个分支。通过表型分析,化学分类学分析,系统进化分析及DNA同源性分析确定菌株NEAU-Z6为野野村氏菌属的一个新种,命名为Nonomuraea solani,并保藏在在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CGMCC4.7037)和德国不伦瑞克市德国菌种保藏中心(DSM45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