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恶性黑素瘤是一种高度恶性肿瘤,易转移,预后差,早期诊断非常重要。无色素性恶性黑素瘤是临床上比较少见的一种恶性黑素瘤,因其缺乏黑色素,临床表现多样,无明显特异性,所以诊断比较困难,常易误诊为其他皮肤病或肿瘤,应引起重视。病例报告:患者,男,39岁。因头部红色结节、斑块2年来我院门诊就诊。患者2年前头部出现一黄豆大红色结节,无自觉症状。就诊当地医院,诊断为“表皮囊肿”,给予激光治疗。2月后原部位陆续出现多个淡红色结节,并逐渐扩大成斑块,再次就诊当地医院,给予手术治疗,术后未行皮肤病理检查。术后3月局部皮损复发,先后外用抗生素、抗真菌药物及激素等治疗,无明显效果,头部红色斑块不断增大,融合成片,中央糜烂。2月前发现左耳后及颈部肿物,无自觉症状。既往体健,家族中无类似疾病史。皮肤科检查:头部见形状不规则的红色结节,部分融合呈斑块,中央见一溃疡,表面结痂,周围少量鳞屑。左耳后及颈部可见肿大淋巴结、质中、触之无明显压痛。肺CT:双肺见散在密度增高影,考虑肺转移癌。皮损组织病理所见:真皮弥漫性肿瘤细胞浸润,表皮与真皮交界处和真皮内瘤细胞呈巢状分布,肿瘤细胞大小不等,细胞核大,深染,形状不规则,具显著异型性,肿瘤细胞内无明显黑素颗粒;免疫组化染色S-100及melan-A阳性。诊断:无色素性恶性黑素瘤。确诊后患者要求回当地医院治疗,后失访。结论:无色素性恶性黑素瘤因缺乏黑色素,临床表现多样且无明显特异性,容易误诊,临床医师应予以重视。对临床可疑病变应行组织病理活检及免疫组化染色。临床诊断不明确的患者在确诊前应避免激光或冷冻等不恰当的治疗方法反复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