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山地与占国土面积的2/3,是我国农业资源、矿产资源、能源资源总体占有量最大和国家未来发展布局的重要依托区域。但山区同时又是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低下、生态环境相对脆弱的区域。加快山区开发力度、搞好生态环境建设,是今后山区开发与治理的两大环节。我国山区,由于资源开发引起环境破坏、并导致区域贫困化的实例累见不鲜。如何实现资源、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是当前山地研究中的重大课题与关键环节(郑度)。 本论文以坝上沽源县为具体研究对象,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进行坡地利用与治理研究。通过对该县农业资源环境及坡地利用状况的概括,对影响该县坡地利用与治理的因素进行了较为全面分析,探讨了坡地合理开发利用与治理的战略措施。在此基础上,结合坡地利用与治理中出现的问题提出该县坡地开发利用与治理的对策,最后对该县坡地利用与治理进行了优化配置与设计。希望能为当地生态环境建设和经济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正文分为五部分,其中,第一章首先总结了我国坡地利用与治理的实践及相关研究,同时在参考料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对研究区所在的坝上农业资源环境及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第二章从自然经济概况、生态环境特点、土地利用现状三个方面综合阐述了沽源县农业资源环境概况;根据对该县两种主要的土地利用方式,即耕地和牧草地的坡度分级统计,分析并总结了该县坡地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第三章首先结合沽源县实际情况分析了影响坡地利用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该县坡地利用与治理的战略措施。 第四章是坡地综合治理的对策。第一节结合研究区实际,在对坡地与生态环境、坡地与农村社会经济两方面的关系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坡地在该县生态建设、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进行探讨。第二节分析了生态型产业体系的特点,从产业结构的调整、农业产业化、集约农牧业发展等三方面探讨了该县有利于坡地利用与治理的生态型产业体系的构建,并对地方政府在此过程中应发挥的作用进行了分析。第三节对该县在坡地利用与治理中所需各类技术措施及其适用范围进行总结。 第五章是本论文核心内容。在前四章内容的基础上,第一节试图对该县坡地与治理进行优化配置,按照空间尺度的差异提出县域坡地与治理的三级模式即:宏观地域模式、中观小流域模式、微观坡面模式,并分别结合实际进行阐述或设计。第二节以榛子沟小流域为例,探讨小流域综合治理的规划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