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设施虚拟辐射场中个人受照剂量评估方法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0123014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核电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及国外核事故的前车之鉴,核安全与辐射防护逐步成为社会和工作人员所关注的问题,在辐射实践正当化的前提下,有效的减少工作人员受到的辐射照射是辐射防护的主要任务。近些年来,随着虚拟现实技术的不断发展,已经被应用到核技术领域,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可以事先对工作人员的个人受照剂量进行预评估,为核设施退役工程实施或应急维修工作方案的制定与优化提供数据基础,是减少工作人员职业照射的一种有效途径。本文在此背景下结合虚拟现实等技术,针对工作人员在核设施虚拟辐射场景中的个人受照剂量评估问题,展开了深入的研究。主要工作如下:1.以核设施虚拟辐射场景中个人受照剂量评估为研究对象,充分地调研国内外辐射场中个人剂量评估方法,结合辐射防护相关理论知识,提出以器官监测点为主要思想的个人受照剂量评估方法,根据辐射场分布与工作方案,实时的计算出敏感器官当量剂量率与人体有效剂量率,以及整个方案的累积剂量。2.深入地研究了骨骼动画技术、虚拟现实技术、数据可视化技术,设计了由剂量评估模块、虚拟场景搭建模块和仿真漫游模块三个模块组成的核设施虚拟辐射场中个人受照剂量评估虚拟仿真系统。该系统具有个人剂量评估、虚拟场景搭建、仿真漫游和人机交互等功能。本研究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核设施虚拟辐射场中个人剂量评估方法是有效的,为核设施场景中路径规划与工作方案优化提供技术支持。此外,所设计的核设施虚拟辐射场中个人受照剂量评估虚拟仿真系统可以实现用户在虚拟场景中进行自由漫游与方案漫游,并根据漫游的具体情况计算出工作人员相应的受照剂量,为工作人员提供一个安全、有效的平台,使其熟悉工作场景、了解工作任务。
其他文献
动态电路的一个特征是当电路的结构或元件的参数发生变化时,可能使电路改变原来的工作状态,转变到另一个工作状态,这种转变往往需要一个过程,在工程上称为过渡过程。本文以动
男,68岁。因腰痛4个月,加重伴双下肢疼痛1个月人院。4个月前出现腰部疼痛,站立行走时加重,休息后缓解,未做特殊处理。1个月前腰痛加重并出现双下肢疼痛,在当地医院行腰椎X线检查示
时间序列是在时间维度上观察统计得到的数列值,是随机过程的一种特殊形式。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以时间为基础的数据,例如天气、金融、工业、农业、交通等各行各业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使每个人都享受到数据为生活带来的便利,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之下,数据库的应用渗透到了人们生活当中的各个方面,数据库的应用使信息的排列、处理和应用更为便
目的:探讨外伤性白内障施行人工晶体睫状沟缝线固定术的临床应用。方法:对26例(26只眼)外伤性白内障行白内障摘除前段玻璃体切除,同期行人工晶体睫状沟缝线固定术。结果:本组
各项赛跑的训练及其成绩与运动员体内能量物质分解代谢关系十分密切。本文仅就上述问题着重讨论以下四点:一、有氧与无氧代谢。二、跑的训练对能量代谢的影响。三、赛跑训练
主动脉夹层由于发生部位不同,加之临床表现不典型或表现复杂多变,易误诊误治.现就我院急诊科1年内误诊的3例作如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