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Z61镁合金变径管固体颗粒介质热胀形工艺基础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jingh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管材固体颗粒介质胀形SGMF(Solid Granules Medium Forming)工艺是采用分散颗粒状、可自由流动的颗粒作为中间传力介质取代刚性凸模(或凹模)的角色对管材坯料进行胀形的一种管材塑性加工新方法。本课题主要对AZ61镁合金变径管的固体颗粒介质热胀形工艺基础进行研究,利用高温下镁合金较好的塑性并借助固体颗粒介质与液压气压胀形不同的传力特点实现变径管成形,提出了变径管外置压头成形新方式。通过数值模拟与实验研究了外置压头和内置压头两种不同胀形方式的成形工艺。采用有限元模拟软件Abaqus模拟了AZ61镁合金变径管的固体颗粒介质热胀形过程,把固体颗粒介质视为复杂流体岩土模型,采用Drucker-Prager扩展模型近似代替;将镁合金管坯划分为可变形实体单元,模具和压头定义为解析刚体。分析了不同压头形式,压头下压量,初始压头高度等工艺参数对胀形过程的影响,探讨了固体颗粒介质特殊传压规律以及与胀形的关系,比较了两种不同胀形方式在受力方式,应力应变规律,金属流动规律,壁厚分布规律等方面的差异,总结出了合适的工艺参数范围。模拟发现固体颗粒介质传压存在着最大应力峰值,而压头下行过程中最大应力峰值作用区域与最大变形区的位置关系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变形结果,且外置压头胀形方式存在着较为明显的被动轴向补料行为。根据数值模拟结果进行了AZ61镁合金变径管的固体颗粒介质热胀形工艺实验研究。分别设计了对应两种压头的胀形模具,采用1mm粒径的小钢珠作为成形固体颗粒介质。实验结果表明,AZ61镁合金变径管热胀形合适的实验温度为370℃。在该温度下,利用外置和内置两种压头分别进行了同一初始压头高度的不同下压量实验以观察整个胀形过程中的管材轮廓变化以便研究金属流动规律,按照10mm的间隔进行了65mm-125mm的不同初始压头高度的热胀形实验,研究了初始压头高度对壁厚分布、成形压力和内表面粗糙度的影响。并利用光学显微镜分析了变形过程中微观组织的演变规律。壁厚分布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良好,当外置压头胀形初始压头高度为115mm时变形区壁厚实验和模拟结果最大相差13.27%,内置压头最大相差12.03%,说明模拟结果可以指导实验。
其他文献
针对重卡企业车间管理复杂、装配计划安排不当、装配错误率高、研发进度把控不明确、纸笔记录方式落后等问题,本文设计并实现了一种适用于重卡企业的高效发动机试制MES(Manufacturing Execution System,制造执行系统),实现企业车间的生产研发信息化管理,为企业车间提供科学先进的管理方式。本文以我国离散型生产企业的实际情况为背景,根据某发动机企业车间的实际调研情况,结合自身对发动机
我国人口持续增长,对粮食等物资需求不断增大;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粮食的关注重心逐渐由粮食数量向粮食的品质发生转变,对粮食的品质也有了更高的要求,这使得我国的粮食安
航天测试发射是一项高成本、高风险的科学试验活动,其成败对人类探索宇宙事业影响巨大。为了确保火箭安全、可靠飞行要对其进行故障诊断。随着我国航天事业的快速发展,发射场
金纳米颗粒具有优异的光学特性,易修饰、生物毒性低等特点,常作为生物显微成像标记物,用于肿瘤光热治疗及生物传感等领域。传统显微成像方法存在制样复杂,荧光信号弱或背景信号干扰大等问题。因此,针对金纳米颗粒的显微成像检测,寻找一种能实现稳定成像,且可减小背景信号干扰的显微成像技术显得十分重要。光热外差显微成像技术是一种新型的远场显微成像技术,该技术利用物体光热特性,具有受背景散射影响小,受被测物体尺寸变
射电望远镜正朝大口径、高频段的趋势发展。然而,增大口径导致结构固有频率降低、柔性增加,容易发生机械谐振从而影响指向精度;高频段又要求高指向精度。因此,保障天线高指向精度成为工程难点。为实现高指向精度控制,最优控制逐渐成为目前在大口径射电望远镜中应用较多的控制算法,然而,最优控制需要被控对象精确的动力学模型。大口径射电望远镜单元众多,结构柔性不可忽略,传统的力学建模方法已不适用,为此,本文主要从事大
航空发动机作为航空器动力源泉,由各种复杂旋转机械构成,其承担着保证飞行器平稳飞行的重要任务。作为航空发动机核心的航空发动机转子系统,在高温、高压等条件下很容易由复
海上风能在广义的海洋可再生能源结构中占比最大,在“海洋强国”和“一带一路”国家顶层战略以及沿海各经济强省海洋经济发展政策的指引下迎来了野蛮发展的黄金时期,但我国现阶段的海上风力发电机基本还是处于五十米等深线以内的近岸浅水海域,并且随着单机功率的提高,风机上部的巨大叶片直径已经突破了百米长度,由此必然需要可靠的底部结构的强有力的支撑。目前海上风机的底部支撑结构主要是各种类型的桩基础,由于恶劣海洋环境
航空发动机被誉为飞机的“心脏”,其中涡轮盘是发动机的核心转动部件,是提高发动机性能的关键部件。航空发动机涡轮结构主要包括涡轮盘和叶片,枞树形榫齿连接以其质量轻、材料利用率高和拆装方便等特点广泛运用于两者之间的连接。连接部位的榫槽结构复杂,通常采用榫槽拉刀进行拉削开槽,榫槽拉刀是一种多齿的刀具,传统的榫槽拉刀设计是涡轮盘设计部门、工艺设计部门和工艺装备部门间串行工作的结果,各个部门间都是通过二维图纸
当今世界国内外列车制造水平飞速提升,然而许多核心技术都是由外国人发明提出的,许多国际标准都是由他国制定的。在紧跟世界列车制造水平潮流的同时,我国列车制造业仍需要更多的自主创新,而本文试图在列车网络系统上进行无线网络系统应用的这一创新。本文旨在通过试验验证电力机车内部的无线网络信道的优势,设计出稳定高效,成本低,可扩展性强的电力机车内部无线网络通讯系统。目前电力机车内部网络系统架构使用的都是有线网络
细观尺度下几乎所有材料均会呈现出一定程度的非均匀性质,且有研究已表明材料细观上的非均质特性对其宏观力学性质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因此,材料宏细观尺度之间的力学性质关系的研究已成为近些年来非均质材料领域研究的热点。本文以体心立方铁素体钢DC04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合理的多晶体几何模型和材料模型,基于有限元法、晶体塑性理论和多尺度均化理论对DC04钢在不同载荷作用下产生的有限变形进行了模拟,并对其宏观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