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百年廉政话语的历史经验与现实启示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rry_200509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话语既是一种思想表达的媒介和工具,同时也是参与社会实践一种具体样态。话语的生成、发展和完善根源于物质生产实践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建构和重塑社会理论。话语“外壳”是语言形式的外在表达,“内核”却是超越语义符号的客观存在。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共产党百年廉政话语外在形式表现为一种言语符号,符号所链接的社会意义成为廉政话语功能与价值的集中体现。理解廉政话语体系的整体框架,概念分析是前提基础。廉政实践所确立的具体内容是廉政话语概念分析的根本遵循,同时廉政话语的概念内涵是洞察廉政实践演变轨迹与基本规律的分析工具。廉政话语是以廉政实践为基础,突出强调政治系统的廉洁高效,以实现预防与惩治腐为价值目标,是政治性话语的具体形式。廉政话语不仅具有呈现廉政话语内容的工具价值,而且是参与廉政建设的一种实践形态,具有引导廉政建设实践的独立价值。政治性、实践性、历史性构成廉政话语的本质属性,每一历史时期的廉政现实议题,构成廉政话语的核心内容。廉政实践出现的新问题、新矛盾,构成廉政话语“叙事”革新的根本动力。廉政话语与廉政实践是辩证统一的,但是二者却不是同步进行的,而是存在不同程度的“张力”,这一问题的解决需要深度挖掘廉政话语深层次的学理内涵,才能实现廉政话语对于廉政实践议题的“整体观照”。理解廉政话语的全部内容,不仅需要梳理中国共产党百年廉政话语的语义内容,还需将话语作为实践样态,剖析其参与实践的内在机理,这构成廉政话语学理分析的基本框架。本文以中国共产党百年廉政话语为研究对象,基于廉政的基本内容以及话语的学理构成,从静态的话语观和动态的话语观的“双重”维度解决廉政话语两个层次的问题:从静态的话语观,立足分析廉政话语的文本载体、叙事策略、话语资源、脉络主线、内在构成,重点阐释廉政话语的内在构成以及廉政话语是如何呈现廉政文化、廉政理念、廉政理论的主要内容,这构成廉政话语研究第一层次的内容;从动态的话语观,立足廉政话语生产与消费、廉政话语语境、廉政话语传播、廉政话语权的具体内容,重点阐释廉政话语是如何参与廉政实践以及廉政话语作为一种实践样态又是如何影响廉政实践,这构成廉政话语研究第二层次的内容。基于以上两个层次的主要问题,构成中国共产党百年廉政话语研究的主线。廉政话语“静态与动态”的研究视角,主要是基于廉政话语研究的“双重”问题导向而展开:其一,中国共产党百年廉政话语的基本理论问题;其二,中国共产党廉政话语与廉政实践的内在关联问题。前者重点探究廉政话语的学理问题,围绕廉政话语的语义内容而展开;后者重点分析廉政话语在廉政实践的应用问题,不断提升和增强廉政话语对新时代廉政建设实践的公信力、解释力、传播力、影响力、引导力。从静态的话语观来看,话语的内容框架是以话语文本、叙事策略、话语资源、脉络主线、整体样貌为主要内容。廉政话语作为话语的具体形态,具有话语最为基本的内容构成和属性特点,但同时又呈现出自身特有的属性和特质。中国共产党百年廉政话语的历史演变与起承转合,是以文本话语为主线,文本的话语语词、语义内容、文本的互文性以及特有的叙事范式,呈现出廉政话语的“整体图景”。廉政话语的片段、集束、交叠和社会完整话语共同构成了廉政话语的基本单元,成为解析中国共产党百年廉政话语内容体系的一把“钥匙”。以文本互文性为方法,实现廉政话语语词、语义、语用的系统融合,通过“话语概念-政治隐喻-话语命题”的叙事策略,整合中国传统文化所蕴含的廉政话语资源,呈现中国共产党百年廉政话语的历史演进轨迹和内容体系。中国共产党百年廉政话语内容体系蕴含着丰富的廉政文化资源,构成了廉政话语的“精神标识”。深入分析廉政话语的脉络主线和内容构成,能够更加全面、深刻地把握廉政话语的语义内容和价值内涵,为全面理解“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廉政话语提供内容支撑。从动态的话语观来看,话语的功能不仅是表现世界,更重要的是作为一种实践样态去建构世界。理解廉政话语的全部内容,不能只将廉政话语理解为静态的话语文本,而需要从动态的理论视角阐释廉政话语如何参与并引导廉政建设实践过程之中,以此展现廉政话语对于廉政实践的功能和价值。廉政话语参与廉政建设的过程之中,主要是以四种实践样态即廉政话语生产与消费、廉政话语传播、廉政话语语境、廉政话语权,参与并引导廉政建设实践。廉政话语生产与消费是廉政话语创新的内生性动力。廉政话语与廉政建设实践互动集中体现为廉政话语“生产-消费”动态过程,这从本质上体现出了中国共产党廉政理念的不断革新。廉政话语传播是廉政话语与廉政实践动态交互的具体体现,是实现“线上线下同心同圆”廉政目标的重要保障。廉政话语语境以“客观语境与认知语境”为理论视角,从客观和主观的“双重”维度把握廉政话语“起承转合”内在依据。廉政话语权集中体现为廉政思想、廉政文化、廉政理论在廉政建设实践中的权威性,是权力行为制约和监督的隐性社会“力量”。以动态的话语视角审视廉政话语生成与消费、话语传播、话语语境、话语权与廉政建设实践的具体衔接机制,能够为全面把握廉政话语对于廉政建设实践的功能和价值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断引领共产党人“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纵观中国共产党百年廉政话语“起承转合”的历史轨迹,把握廉政话语的“整体图景”需要从静态话语观和动态话语观的“双重”样态把握其逻辑体系。基于静态话语观与动态话语观的学理内容,需要从理论深度和情感温度的双重维度把脉百年廉政话语的主要内容,需要科学分析百年廉政话语“共时-历时”性话语语境,需要全面梳理廉政话语叙事表达的基本要素,需要深刻理解廉政话语权的本质特征,需要理性阐释廉政话语与廉政实践的内在关联,才能勾勒出中国共产党百年廉政话语延展的“历史画卷”。进入新时代,以“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构成话语体系的一项重要历史任务。廉政作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构成中国共产党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保障。通过对廉政话语的学理分析以及历史脉络的全面梳理,可以看出,廉政话语对廉政实践的功能和作用集中体现五个层面的主要内容,即公信力、解释力、传播力、影响力、引导力。其一,坚持党管媒体原则,厚植廉政话语对廉政实践的公信力。公信力集中体现为党对廉政话语的政治引领作用,坚持党的领导从根本上体现出廉政话语的本质属性,具体来说就是要坚持党管媒体的原则,充分发挥党在全媒体传播新体系以及新型主流媒体的政治引领作用;其二,创新廉政话语内容,强化廉政话语对廉政实践的解释力。解释力集中体现为廉政话语通过概念范畴的创新如“全面从严治党”,全方位呈现新时代廉政实践的内容体系,通过创新表达方式,以更加形象生动的话语内容对廉政实践的矛盾议题予以科学阐释。其三,挖掘法治语境的核心要义,扩大廉政话语对廉政实践的影响力。影响力集中体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语境赋予了廉政话语新内涵,权力行为与法治理性的深度融合,凸显了廉政话语语义内容的法治权威和法治力量。其四,建立全媒体传播体系,提升廉政话语对廉政实践的传播力。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形成的“全媒体”时代,实现了传媒体系的深刻变革,要充分利用网络信息资源,实现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相融合,打造全媒体传播体系,对于实现“线上线下同心同圆”廉政建设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其五,丰富话语权的学理内容,增强廉政话语对廉政实践的引导力。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背景下,以治理逻辑、治理理论、治理效能丰富廉政话语权的具体内容,增强廉政话语对于廉政实践的引导力。全面理解中国共产党百年廉政话语的功能价值,需要从静态话语观和动态话语观的“双重”维度把握廉政话语的主要内容以及廉政话语与廉政实践的内在关联。廉政话语既具有呈现思想内容的工具价值,又具有引导廉政实践的独立价值。廉政话语不仅通过话语语义内容,呈现廉政实践的具体内容,而且它以实践的样态参与廉政建设过程之中,不断建构和重塑廉政实践的语义内容和价值内涵。中国共产党百年廉政话语是对百年廉政实践“整体图景”的凝练和概括,同时也作为实践形态参与到廉政的具体过程之中,从而体现廉政话语的功能和价值。中国共产党百年廉政的话语内容,展现出中国共产党在廉政领域的集体智慧,蕴藏着党对于廉政基本规律的理性认知。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立足廉政建设实践,逐步形成了系统完整、喜闻乐见的廉政话语体系。理解廉政话语的全部内容需以静态话语观和动态话语观的“双重”理论视角,既要把握中国共产党百年廉政话语历史脉络的主要内容,又要理解廉政话语与廉政实践内在衔接关系。
其他文献
<正>较复杂的图形都是由若干基本图形组合而成,在解题中,要去总结一些基本图形,吃透这些基本图形的本质,在以后的解题过程中遇到复杂的图形使用这些基本图形,最后在熟练的掌握这些基本图形的基础上学会构造基本图
期刊
在新时代背景下,为适应新的要求而有了多样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有了新的教学模式,在这种前提下,需要学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这种学习能力的培养,适应新的教学潮流。而且传统教学模式已经显示出诸多弊端,好的学习模式形成非常重要,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会为其提高良好学习条件,本文主要讲述学习自主能力的重要性,以及从哪些方面去提高学生自主能力,起到实际作用。
自主学习能力是学生的一项重要素质,对学生的学业水平与今后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高中数学内容多,只凭教师课上讲解是完不成的,因此,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很有必要。文章从课堂教学、课外作业、复习总结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分享了一些教学经验。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时,教师要优化教学理念,对学生进行指导性教学,使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主动探索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新时代教育背景下,教师要改变教育观念和人才培养的模式,在教学中着重关注培养学生的自主性。本文从顺应身心规律和发展核心素养两点论述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现实意义,并通过数学文化渗透、设计问题探究、创设思维导图、课内归纳反思、优化作业布置五个方面探究了数学教学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途径。
近年来,在共享经济的驱使下,网约车行业开始盛行,然而,其安全方面的问题却层出不穷,许多潜在的问题亟待解决。为了防止网约车安全事故再发生,促进共享经济健康发展,本文以"滴滴出行"为例就网约车的安全隐患和解决方案进行探讨和研究,综合分析了安全隐患及风险来源,并从安保系统、法律法规、入职门槛、行业矛盾四方面提出可行性建议。
期刊
<正>时间是最好的见证者。站在岁序更替的关口回望,2022年,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走过十年非凡历程,我们正意气风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伴随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的铿锵步伐,税收现代化写下了一路高歌的精彩篇章。新征程上的税收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锚定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在中国式现代化全局中谋划推进税收现代化,推动税收在更高水平、更深层次、
期刊
在我国现代经济发展过程中,农业水平也在逐渐提升,对化肥的功能和种类进行了一定的完善,相关单位需要结合作物生长情况选用化肥,同时控制化肥剂量,在满足作物生长需求的同时,避免破坏土壤,推进现代农业的进一步发展。
为分析张之洞与武汉博物馆在网络上受关注度较高的原因,该文作者通过田野调查法、文献分析法、案例分析法与跨学科研究法,以展示空间中的叙事方法和互动体验为研究角度,以叙事互动体验为设计思路,对张之洞与武汉博物馆开展虚拟的设计实践,针对张之洞与武汉博物馆空间现存的不足,对其空间作了适当的改进与优化。
初中阶段的数学教育及教学,既是对小学阶段数学学习的承接,同时也是未来更高层次数学学习的基础,其抽象性特征更加明显,如初中几何、代数等内容的学习对学生来讲,都具有一定的理解难度。与此同时,初中数学内容的特性决定学生在学习中需要一定程度上的自主学习与思考能力,以更加有效、深入地进行学习和理解,不具备自主学习能力的学生在初中数学学科的学习中会明显较为吃力。因此,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初中数学教学极为重要的
分析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卒中患者的影响。选取2019年1月—2020年8月期间收治的64例急性脑卒中患者开展相关研究,并依托于随机单盲法将其划分2组,各32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措施康复治疗,观察组则在常规基础上采用早期康复治疗措施,观察不同方案对患者的影响。康复治疗后,观察组日常生活能力、肢体运动功能、巴氏指数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