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间质干细胞分泌物对Aβ损伤PC12细胞的神经保护作用

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m5069106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亦名老年性痴呆(seniledementia),是中枢神经系统一种常见的进行性神经退行性疾病。主要病理特征是在大脑皮层和海马区域出现老年斑、神经原纤维缠结和血管壁淀粉样变并伴随神经元丧失,而Aβ是AD脑内异常释放与沉积的蛋白质性物质,在神经元的凋亡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细胞凋亡活动过盛可能是AD渐进性神经退变的重要原因之一。
   骨髓基质细胞(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BMSCs)或称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具有干细胞特性,有多向分化的潜能,同时MSCs取材容易,在体外容易培养和增殖,又避免了神经干细胞移植的免疫排斥反应,骨髓间质干细胞在体内外都可向神经系统分化,弥补了神经干细胞来源困难的问题因而骨髓间质干细胞作为神经细胞的另一来源,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及其损伤修复的细胞学治疗基础,具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并成为生命科学的一个新的研究热点。PC12细胞为大鼠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细胞,其所含的受体及递质与胆碱能神经元相似,能与原代培养的神经细胞说明一致的问题,所以Aβ1-40制备的PC12细胞模型常作为研究AD的细胞模型。胆碱能神经元的保护作用考虑与其能分泌的细胞因子有关。本实验采用体外培养、纯化MSCs并收集其条件培养液,通过评价MSCs分泌物对Aβ1-40诱导的PC12细胞活力和凋亡的影响,初步探讨MSCs分泌物对Aβ1-40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
   实验方法:
   1、原代骨髓基质细胞培养液的收集和浓缩
   2、BMSCs细胞表面分子测定(流式细胞仪检测)
   3、PC12细胞培养和药物处理
   实验分组为:①正常PC12细胞培养组(空白对照组):在细胞培养体系中不加入任何药物和上清液;②MSCs上清液组:细胞接种后24h在细胞培养体系中加入MSCs上清液30μl、60μl、120μl,并用5%FBS/RPM1164O将终体积补足至300ul,使MSCS上清液体积分数分别为10%、20%、40%。③Aβ1-40损伤组:以10μg/ml Aβ1-40刺激PC12细胞,终浓度为5μg/ml、10μg/ml、20μg/ml;换用1640培养24小时后,收集受损PC12上清培养液;④MSCs上清液与Aβ1-40共培养组(联合组):以10μg/ml Aβ1-40刺激PC12细胞过夜(AD细胞模型),除去培养上清,换用1640培养24小时后,收集受损PC12上清作为条件培养液,分别给予MSCs上清液30μl,60μl,120μl各组细胞给药后24h和48h进行下列指标的检测。
   4、细胞活力测定(MTT法)
   5、透射电镜观察PC12细胞凋
   6、PI染色流式细胞仪(FCM)检测PC12细胞凋亡
   7、MSCs上清液对Aβ1-40损伤PC12细胞凋亡的影响
   8、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1·5 for Windows软件进行检验。所有资料以X±SD表示,两组间比较用t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P<0.01认为具有显著性差异。
   结果:
   1、MSCs可在体外分离扩增,MSCs表面抗原鉴定通过免疫荧光检测显示CD44阳性而CD45阴性
   2、MSCs上清液可以抵抗Aβ1-40刺激PC12细胞的细胞毒作用,提高细胞生存率
   (1)Aβ1-40能降低PC12细胞活力并且PC12细胞活力的变化与Aβ1-40浓度和时间有关。Aβ1-40浓度越大,对细胞的毒性作用越大。处在同一浓度的Aβ1-40中的PC12细胞作用时间越长,损害越多。
   (2)MSCs上清液加Aβ1-40处理组表明MSCs上清液可以有效保护Aβ1-40对PC12细胞的毒性损伤,并且浓度越高MSCs上清液的保护作用越好。且相邻剂量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3、透射电镜能观察到Aβ1-40所致PC12细胞凋亡
   4、MSCs上清液可以减轻Aβ1-40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从而对细胞产生保护作用
   (1)不同浓度Aβ41-40对PC12细胞凋亡的影响为浓度越高细胞的凋亡率越增加;
   (2)MSCs上清液对Aβ1-40诱导PC12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提示MSCs上清液可明显减轻Aβ1-40对PC12细胞的凋亡诱导作用;随着MSCs上清液浓度的增加,其减轻Aβ1-40对PC12细胞的凋亡作用在增加。
   结论:
   MSCs可在体外分离扩增,MSCs能分泌多种对退变胆碱能神经元有保护作用的神经营养因子,Aβ1-40能诱导PC12细胞凋亡,MSCs对Aβ1-40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有保护作用,这种保护作用的强弱与其上清液浓度有关。因此本研究为MSCs治疗老年性痴呆提供了一定的实验基础。
其他文献
目的:在快速心房起搏模型中,交感-迷走神经干刺激加重心房电重构,而应用阿托品并不能抑制电重构。迷走神经参与心房电重构的作用机制尚不清楚。本实验假设在迷走神经末梢与乙酰胆碱共同释放的血管活性肠肽(VIP)参与迷走神经介导的心房电重构。方法:12只成年杂种犬,分别经右股静脉和颈内静脉穿刺放置6F4极导管于右心耳(RAA)和6F10极冠状静脉窦导管于冠状静脉窦(CS),经右股动脉放置6F猪尾导管于主动脉
学位
目的:运用MR T2-mapping技术探讨运动与膝关节不同关节面软骨组织构成的关系,以及该技术在早期骨性关节炎(OA)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对18名健康志愿者共30个膝关节屈膝运动前、后及28例早期OA患者共30个患膝关节行矢状面SE序列4回波系列扫描。扫描完成后,应用FUNCTOOL 4.3的T2 map软件,自动生成膝关节软骨T2值的空间分布图,即T2图。逐一测量所有志愿者及早期OA
学位
目的:通过分析单次化疗前、后肿瘤组织中99Tcm-HL91摄取、HIF-1α表达与细胞凋亡状态的相关性,探讨利用99Tcm-HL91显像早期评价化疗后肿瘤细胞凋亡状态的可行性。方法:采用99Tcm直接标记HL91作为核素乏氧显像示踪剂。将20只荷乳腺癌Ca761的雌性615小鼠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化疗组,每组各10只。化疗组小鼠一次性接受多烯紫杉醇(docetaxcel)腹腔内注射,剂量为5mg
学位
目的:体外构建含shRNA的硒蛋白S(Selenoprotein S,SelS)基因干扰质粒及SelS基因高表达质粒,将其瞬时转染至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ECV304)中,将ECV304细胞分为未转染组、SelS高表达组、空载体转染组及SelS低表达组,以不同浓度的过氧化氢(H2O2)损伤后,观察各组细胞损伤前后的氧化应激指标及窖蛋白-1(Caveolin-1,Cav-1)、蛋白激酶Cα(PKCα)
目的:分析高压氧干预后小鼠乳腺癌组织99Tcm-HL91的摄取、HIF-1α的表达及细胞凋亡状态的变化及规律,探讨高压氧对乳腺癌组织99Tcm-HL91摄取及细胞凋亡状态的影响。方法:将荷乳腺癌Ca761的雌性615小鼠4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高压氧组、化疗组、高压氧化疗组,共4组,每组10只:对照组,只进行99Tcm-HL91显像;高压氧组,注射99Tcm-HL91后立即进行高压氧1h,注射后4h
学位
目的:检测P388D1细胞表面是否表达有功能的P2X7受体,证明P2X7受体与P388D1细胞表面表达的CD44分子间的相关性,进一步探讨P2X7受体与肿瘤细胞转移的相关性。方法:为了研究P388D1细胞中P2X7受体表达情况及P2X7受体的活性,作者等采用RT-PCR、Westernblotting、免疫荧光从基因及蛋白水平检测P2X7受体表达情况,采用显微镜观察激动剂刺激后细胞膜变化的方法对P
学位
一、背景噻托溴胺是第一种只需每天使用1次的治疗COPD的吸入性抗胆碱能药物。而且噻托溴铵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患者的依从性相对较好,其疗效已经通过一些临床研究而得到证实。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创议(GOLD)推荐噻托溴胺是COPD稳定期一线维持治疗用药物。目前临床应用的噻托溴胺为干粉剂,需要通过一种叫做HandiHaler的吸入器进行给药。而Respimat()则为患者提供了一种噻托溴铵溶液吸入器。它不
目的:利用不同能量参数的半导体激光器对兔眼进行不同方式的照射,观察此650nm的半导体激光对眼部各组织是否会造成病理损伤,以及对房水中TGF-β2表达的影响,为将650nm半导体激光器在临床上推广到近视治疗而进行早期的动物实验研究。方法:27只大白兔随机分组,取3只为正常对照组A,2mW、5mW、10mW、15mW分别为处理组B、C、D、E组,眶周照射为G组,经瞳孔直接照射为H组。眶周照射选取与人
目的:探讨尿白三烯E4(leukotriene E4,LTE4)检测在评价儿童哮喘转归中的作用及哮喘儿童的尿LTE4与气道阻力Rint值、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eosinophilcount,EC)的关系。方法:选取35例1~5岁未服用过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孟鲁司特的急性发作期轻中度的哮喘患儿,采用竞争性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检测尿LTE4水平、测定Rint及外周血EC;之后继续使用孟鲁司特进行治疗,并
研究背景:125I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肿瘤是一种低剂量率、持续性电离辐射的治疗方法。随着三维治疗计划系统(TPS)的出现以及B超、CT等影像定位技术的发展,使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逐渐成为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手段之一,该技术现主要应用于前列腺癌、肺癌、食管癌、头颈部肿瘤的治疗,尤其在治疗前列腺癌方面取得了肯定的临床疗效。近年来,有学者开始尝试使用放射性粒子植入术治疗肝脏肿瘤并取得了较好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