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东汉是中国历史上封建社会巩固和发展的重要时期,是中国古代继秦和西汉之后的又一个鼎盛王朝。东汉时期,儒家文化对社会的影响加强,礼法规定越发苛刻严格,妇女地位逐渐下降,广大妇女受到了种种不公平的待遇。这种不公平体现在政治、经济、婚姻、家庭、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面对不公平的对待,东汉女性除了服从之外,也有自己的抗争方式。
政治上,因为皇帝幼弱导致皇后掌权,在主掌朝政治时,面对政治的波谲云诡,她们从容不迫,其才干胆识并不逊色于男性。她们的表现说明妇女在参与国家政治事务方面绝不是“牝鸡司晨”那样的不堪。经济方面,广大下层劳动妇女从事着与男子一样的田间劳动,不仅如此,她们还刺绣、纺织、经商,为东汉经济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婚姻生活方面,东汉妇女表现得主动、自主,她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结婚对象,她们如果对婚姻不满,可在一定条件下提出离婚,改嫁、再嫁。文化方面,通过努力各方面的学习,妇女提高了自身的能力和修养,掌握了各种技能,涌现出为数甚多的才女。
东汉妇女们的抗争不是有组织、有目的、有意识的,但在客观上确实减轻了“男尊女卑”思想对东汉妇女的束缚,这一点是积极进步的,应予以肯定。但也必须指出:东汉时期的妇女并非都在抗争,因为各种强大社会因素的影响,如教育、长幼、阶级、贫富、地域等,导致更多的东汉妇女选择了服从。
本论文力图立足于文学文本,以文化视角切入,探究东汉文学所显现的东汉妇女的生活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