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写作作为基本语言技能之一,是初中英语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作为英语学习的输出环节,写作能够有效地检测并巩固对语言输入的理解和运用。因此,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写作教学显得非常重要。然而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如英语写作教学方法陈旧“命题-写作-批改”,学生作文字数不够、语句不通、语法错误多、中式英语表达等诸多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本研究将模因论引入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希望能改变这种情况。模因论是基于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来解释文化进化发展的一种新理论,它是国外学者道金斯提出的。我国何自然教授将其引入中国,并开始了模因与语言学习相结合的研究。何自然,谢超群,陈新仁(2007)指出:语言本身就是模因,模因主要寓于语言之中,任何字、词、句、段落乃至篇章,只要通过模仿得到复制和传播,就可以成为模因。因此我们可以理解为构成语言学习的字、词、句子、段落等如果能得到学习者的模仿,那么这些因素也就是模因。与此同时,模因传播也需通过四个阶段来完成,即同化、记忆、表达和传输。因此,笔者在模因理论的启示下,结合认知发展理论和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提出根据模因生命周期的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模式,旨在探讨该模式能否降低学生的英语写作焦虑、转变其写作的消极态度并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为探究此教学方法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影响,笔者在四川省成都市某中学进行了为期四个月的教学实验,研究对象为四川省成都市某中学初二年级5班学生,共45名。本研究试图通过教学实验来回答以下问题:(1)模因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模式应如何建立?(2)基于模因论的英语写作模式对学生写作态度产生怎样的影响?(3)基于模因论的英语写作模式对学生写作水平产生怎样的影响?对不同水平学生的影响如何?本研究通过实验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文本分析得出了研究数据。并使用SPSS23.0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实验前后问卷调查结果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实验后学生对英语写作态度发生了积极的改变,模因指导下的英语写作降低了学生写作焦虑,增强了学生的写作自信;其次学生在接受了一学期的模因指导写作教学后,其写作水平得到了一定的提高,表现在词汇运用、句型结构、语法及段落篇章结构上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