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是以山地面积为主、人口众多、国土广袤、历史悠久的国家,拥有大量的景观文物需要维修加固。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群众对出行的需求给我国的基础设施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在这基本的国情下,国家选择大力发展基础设施必然会产生大量的边坡需要加固。选择一种经济可靠的加固方法就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上述背景,针对一般危岩边坡的情况,本文提出了内部裂隙拉结加固方法。针对小型危岩(主要是不可消去的具有人文意义的岩石)加固的情况,本文提出了外表裂隙拉结加固方法。本文主要是利用ANSYS软件对危岩中的滑塌破坏模式进行数值模拟,并对计算结果进行归纳分析。本文所做的主要工作和成果如下:(1)基于ANSYS Parametric Design Language(ANSYS参数化设计语言),建立“外表裂隙拉结与内部裂隙拉结”模型。对不同钢筋面积、不同危岩尺寸、不同裂隙面角度、不同裂隙内摩擦角和黏聚力的外表裂隙拉结模型进行了计算,并对结果进行了归纳分析。对不同锚杆倾斜角度、不同锚杆弹性模量、不同锚杆左右间距、不同锚孔直径、不同锚杆长度、不同弹性模量的基岩、不同弹性模量的裂隙的内部拉结模型进行了计算,还对不同计算准则的模型进行了计算,并对结果进行了归纳分析。(2)分析外表裂隙拉结加固算例的计算结果可以得出:危岩的内摩擦角和黏聚力与安全系数都呈线性关系,并且黏聚力对安全系数的影响明显强于内摩擦角;危岩的尺寸大小与裂隙面的倾向对安全系数有显著影响;外表裂隙拉结加固方法简单易行,但增加钢筋的用量不能明显增大安全系数,加固能力有限。建议只用于无人区的景观加固,并且不适合地震多发地区。(3)分析内部裂隙拉加固结算例的计算结果可以得出:提高锚杆的弹性模量与长度对危岩安全系数的提高有限,超过一定值则无明显效果;增加锚孔直径和减小锚杆的间距能有效增加危岩的安全系数和抑制危岩的变形;危岩体上部区域锚杆的自由段部分受力较小,对其自由段进行部分截断对受力并没有太大的影响。数值分析表明内部裂隙拉结方法在危岩治理工程中是有效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