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分块聚合的深空DTN传输策略优化设计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pple903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21世纪,科学的进步促使了人们不再局限于近地空间的探测,而是对深空探测展开了更加深入的研究,并进行了一系列的探测活动。在此背景下,深空通信成为了最近的研究热点。由于深空传输环境恶劣,深空通信存在着一系列的传输难题,例如延时过长、链路频繁中断、传输链路速率不对称等。因此,建立具有高度稳定性的深空网络也成了目前的研究难点。由于深空中传输距离远,某些链路无法直接传输,信息往往需要借助中继节点进行保管和传输,而这些节点也是整个深空网络不可或缺的部分。为了在中继传输过程中保证信息的可靠性和完整性,同时提高传输效率,需要对现有的传输机制进行改进,这也是深空通信领域研究的重点。针对于此,本文首先系统的阐述了目前深空通信的发展和星际互联网中一种典型的网络结构——延迟容忍网络(Delay Tolerant Networking,DTN)。在着重介绍DTN网络协议体系时,本文分析了DTN与以往的协议体系的差别,并重点介绍了DTN网络体系中两个重要的协议:BP协议和LTP协议,包括他们在传输数据的特点和机制。本文着重于DTN协议体系的研究,针对深空中传输链路频繁中断,数据传输时延大,传输效率低下等问题,提出了分块和聚合的优化策略,对协议体系进一步改进。其中,通过对DTN现有传输机制的分析,发现现有机制虽然保证了数据包完整传输,但浪费了传输时机,导致传输效率低下。据此我们提出数据分块策略,并利用周期链路数据传输模型,以bundle传输的时间为判断标准,对比完善传输机制。然后,针对传输过程中上下跳两段链路的速率不对称的特点,提出的bundle聚合的思想来提高传输效率。最后,使用MATLAB工具对bundle传输时的重传次进行了仿真,用于计算bundle传输的delivery time;对优化后的bundle传输的delivery time和目前bundle传输的delivery time进行比较;以及bundle聚合所带来的性能提升,并且分析bundle聚合在不同误码率情况下的吞吐量。
其他文献
认知无线电是为了解决频谱资源匮乏的问题提出的,其基本思路就是尽量提高现有频谱的利用率,认知无线电是一种智能的无线通信系统,它能够认知周围环境,并能够通过一定的方法相应地
随着实时在线检测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电磁层析成像技术(Electromagnetic Tomography,EMT)在国内外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鉴于EMT技术具有非接触、非侵入、非破坏、实时
光纤通信(Fiher-Optic Communication)是以光纤为传输媒质,以光信号为信息载体的通信方式,因其独特的频带极宽、通信容量大、衰减小等优点,现已是目前所有通信系统中最佳技术
嵌入式系统广泛应用于各种智能控制器中,目前国外高端绣花机控制器主要采用高性能嵌入式微处理器,而国内绣花机控制器仍以单片机为主,存在刺绣品花型单调、花色少、花型变换
随着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发射中小型卫星成本的降低,很多国家和团体基于民生、科技等需求,开始制定新一代的卫星覆盖网络计划,如中俄两国预计开发的“幸福星”全球
新生儿沐浴的目的是使新生儿清洁舒适;促进血液循环,帮助皮肤排泄和散热,活动肌肉和肢体.观察全身情况,尤其是皮肤情况.
近年来,低速率语音编码技术发展迅速,出现了多种成功的编码算法,如多带激励编码器、混合激励线性预测编码器、正弦交换编码器和波形内插编码器等.而在2.4kb/s编码速率上,波形内插
WiMAX是一种新兴的宽带无线接入技术标准。它是一项无线城域网(WMAN)技术,是针对微波和毫米波频段提出的一种空中接口标准,被认为是解决宽带城域网建设“最后一公里”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