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鲁迅是现代中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1940年,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确认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鲁迅也成为了中国现代新文化的旗手,其作品的广泛传播,成为建国后中学语文课本中收录篇目最多的作家之一。但进入新世纪以来,鲁迅作品的地位受到了空前的挑战,在中学语文课本中收入的篇目也不断被删减。这种状况,立即在文学文化界甚至在社会各个层面引起了激烈的争议,以至于形成了新世纪初期一个独特的文化景观。本论文分析了鲁迅作品在中学语文教材早期的选入情况与现状,通过调查问卷,访谈,查阅文献资料等形式进行探究,思考鲁迅作品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思索教师应如何有效进行鲁迅作品教学,从而使学生真正接受鲁迅及其作品,更好地学习鲁迅身上的优秀品质,发扬鲁迅伟大的精神思想。本论文首先概述了鲁迅作品在中学语文教材早期的选入情况与现状,据此进行了选材趋向的分析,阐明了本篇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第二章将中学语文教材对鲁迅篇目的选入分成四个时期,并针对不同时期进行文章主题解读。第三章通过师生调查问卷与访谈的形式探究中学课本鲁迅作品被冷落的原因。第四章探讨了中学语文教师在鲁迅作品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如过分注重知识点讲解而轻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灌输式与放羊式这两种极端的教学方式导致教学目的不能达标;教学目标的偏离致使鲁迅的文章失去其真正的艺术魅力;放纵的个性化阅读导致学生不能全面认识鲁迅文章内涵等等。第五章,首先总结了鲁迅作品对于中学语文教育的几点意义如:中学语文课堂鲁迅作品教学是我们传承鲁迅民族精神遗产的主渠道之一,鲁迅作品的教学经验,促进了中学语文教学改革,鲁迅精神复兴也是新时代的呼唤。其次纠正了师生对鲁迅及其作品过去错误的认知与看法,正确看待鲁迅。结合中学语文教师鲁迅作品教学以往的优秀教学经验,找到鲁迅生命与学生生命之间的契合点,网络新技术与鲁迅作品教学的契合点。通过这一系列的分析与探究,激起中学生尊重鲁迅、了解鲁迅、学习鲁迅作品,弘扬鲁迅精神的热情,让鲁迅的思想、精神、价值重新回归我们这个急需主流思想、主流精神、主流道德、主流价值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