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浦东派、汪派琵琶艺术比较研究》运用民族音乐学的研究方法,以《养正轩琵琶谱》和《汪昱庭琵琶谱》为比较依据,试图考察浦东派、汪派琵琶音乐及其两派琵琶音乐艺术传承、发展的一般规律。 第一章,通过对流派的人物、传谱的概述来说明浦东派、汪派琵琶 艺术的传承。 第二章,对《养正轩琵琶谱》、《汪昱庭琵琶谱》中各曲目的乐曲结构、曲谱、曲谱指法等方面进行逐首比较分折。得出结论:两种曲谱中异名同曲的曲目有5首,即《夕阳箫鼓》与《浔阳夜月》、《武林选韵》与《塞上曲》、《陈隋》与《神传妙谛》、《霸王卸甲》与《郁轮袍》、《十面埋伏》与《淮阴平楚》;同名同曲的曲目有3首,即《阳春白雪》、《灯月交辉》、《普庵咒》;同名异曲的曲目有1首,即《将军令》;《月儿高》、《平沙落雁》、《水军操演》3首是《养正轩琵琶谱》特有的曲目,《青莲乐府》是《汪昱庭琵琶谱》的特有曲目。 第三章,对浦东派、汪派的演奏技法进行比较。得出结论:浦东派的特色技法有:夹滚、长夹滚、各种夹弹和夹扫、大摭分、飞、双飞、轮滚四条弦、弦数变化、并四条三条二条弦、扫撇、八声的凤点头、各种吟类推类、拖类的变化方法、音色变化奏法、锣鼓奏法等等,其中轮滚四条弦、绞弦、勾搭、锣鼓点奏法更是该派的特技。汪派的特色指法有摇指、凤点头等,右手用上出轮,指力刚健有力。 第四章,从乐谱、演奏技法和乐曲处理三个方面对浦东派、汪派的演奏风格进行比较。得出结论:浦东派注重音色及其行韵变化,乐曲处理细腻,善于利用右手指法过弦的角度、力度及过弦工具不同,使音色产生变化。汪派的演奏较注重内在的情感处理,以豪放、阳刚、朴实著称。讲究力度、大气。 第五章,从历史的社会的地理的人文的乃至艺术家个人审美等方面入手,对影响琵琶流派形成的要素加以综合归纳。主要有:琵琶流派的师承性、社会性、地域性、审美性、创新性五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