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废弃物和稻秸作调理剂与污泥好氧堆肥的试验研究

来源 :桂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neoneone9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绿色废弃物主要指城市园林、公园、及绿化带产生的废物包括枯枝落叶、树木及草地修剪物、湿地收割的水生植物等。随着城市园林绿化工作的推进,城市绿色废弃物的产量在不断增加。通过将绿色废物堆制发酵作生产栽培基质、有机覆盖物或土壤改良剂,能有效避免填埋或焚烧造成的资源浪费,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本研究从绿色废弃物及城市污泥资源利用角度出发,设计了以绿色废弃物,水稻秸杆和城市脱水污泥为堆料的高温堆肥体系,研究了不同物料配比,不同通风方式堆肥过程中堆体温度、氧气、二氧化碳、氨气和硫化氢的变化特征,以及堆肥产物的主要生物化学特征,评价其堆肥产物土地利用的可行性。结果表明:   (1)利用绿色废弃物和稻秸作调理剂,在污泥:绿色废弃物:稻秸重量比为4:1:1,5:1:1和6:1:1时均可实现高温好氧堆肥,温度在堆体内部显示出明显的层次差异,下层和中下层的保温效果要比中层和表层的要好,轴心处的升温效果明显好于边缘处。根据堆温、氧气、捧气中二氧化碳、氨气以及硫化氢等指标的检测结果,污泥、绿色废弃物和稻秸的最佳原料配比为5:1:1。   (2)堆肥原料的配比对堆肥反应的升温有直接影响,随着污泥比例的提高,堆体升温效果更好。堆肥过程中,污泥比例的加大明显增加了氨气和硫化氢的捧放,污泥比例较高的试验组在堆肥过程中最早检测到有氨气的释放并且氨气捧放持续时间长,污泥比例低试验组检测到有氨气释放的时间较短,且持续时间也短。   (3)试验表明,硫化氢和氨气的排放与温度有着一定的关联,各试验组堆肥过程中,堆体升温至40℃以上才检测到有氨气和硫化氢的排放。   (4)与堆肥原料相比,各试验组堆肥产物中的全碳和全氮相对含量有着明显下降;pH和电导率则有不同程度升高,但均在适宜的范围内;然而堆肥产物的种子发芽率的下降表明,污泥堆肥产物中的有害成分随着堆肥的进行而析出,并且在堆体底鄱的积累景较高。污泥堆肥的产物应用于土地利用须谨慎。   (5)在环境温度较低的条件下,利用小型堆肥装置堆肥,堆体热损失对堆肥效果影响很大。利用堆体温度反馈调节水浴控温的保温方式堆肥,在堆肥过程中堆体的升温和保温效果较好,而强制堆体升温对堆肥有着不良影响,可导致堆肥进程中有机质降解受阻。
其他文献
螺栓球节点是大跨空间结构中最为常用的节点形式之一,具有工厂化生产、安装速度快等一系列优点。但是,由于螺栓球节点组成构件较多,且各构件在加工过程中可能存在偏差,使得节
综合管廊又叫共同沟,是一种建设于城市地下集中铺设管线的基础设施,管廊的建设通常需要依照规定来进行规划、设计、施工和维护。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正在大力推进综合
大跨径预制混凝土箱梁桥在自然环境中,受到太阳照射的作用,使得梁体内产生非线性的温度场,并产生很大的温度应力,严重影响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本文以象山港大桥引桥为工程
网格结构作为大跨空间结构的典型代表,以往侧重于其抗震性能的研究,但随着结构跨度的增大和覆面材料的轻型化,该类结构的抗风设计问题也日益突出。单层球面网壳和单层柱面网壳是
斜拉桥作为交通运输枢纽工程一旦在地震中遭到破坏,将严重影响到灾区的抗震救灾工作和恢复重建工作,研究大跨径桥梁的地震反应可为建立合理的抗震体系提供科学依据。本文以某
剪切板阻尼器是被动耗能减振装置的一种,其应用大大改善了由传统抗震设计方法造成的震后结构损坏。由于低屈服点钢(Low-Yield-Point Steel,缩写为LYP)具有屈服点低、延性好、
目前,在我国苏南地区出现了一种新型多层框排架结构工业厂房。虽然国内外已对单层排架结构工业厂房进行了许多研究,但对于这种新型多层框排架结构工业厂房的研究较少,特别是
钢-混组合结构以其独特的力学优势而广泛应用于工程实践之中,而钢-混结合段又因为其内部构造和受力均较复杂、结合部位一般长度较小而截面宽大等原因,成为钢-混组合结构中难以
随着消能减震结构的推广和广泛使用,有关附加金属阻尼或黏滞阻尼的设计方法的研究日趋成熟,其主要方法有目标优化、试算法、倍数法等。这些方法主要是采用时程分析方法进行反复
数次重大的建筑结构连续倒塌事件带来了极其严重的生命财产损失,也给工程界敲响了警钟,怎样有效地去保证当遭遇偶然荷载作用时结构或构件具有足够的抗连续倒塌能力已是一项亟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