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村住户统计调查是国家了解我国农村社会经济情况的方式。农村住户收入指标主要反映农民全年收入水平和劳动成果,衡量农民生活水平的依据,是农村住户调查中较为敏感的统计指标。农村统计指标的调查结果是“三农”问题的最直接的体现。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经济成份、经济结构和利益主体多元化,农村统计对象发生了明显变化;另外,县、乡两级机构改革,政府职能发生根本性转变,也给农村基层统计提出了新的挑战。近年来,农村收入统计过程中存在统计力量的薄弱,统计人员地位得不到重视,统计方法、方式不规范,统计工作受到地方政府的干预等等问题,导致统计数据失真,特别是现行统计制度方法体系,难以适应日益变化的市场经济发展的新形势,难以适应多种经济成份并存和利益主体多元化的新格局,己严重制约和影响了统计数据质量的提高和国民经济核算及统计工作在宏观调控中重要作用的发挥,改革势在必行。农村住户收入统计过程中存在统计数据失真,使经济工作者很难实事求是地对农村的状况进行评价,不利于党和国家在农村中开展工作,并且有损于党和政府的形象。 本文利用ARMA时间序列数学模型,有创新地建立数据失真的辨别模型,提供农村住户调查收入数据辨别的标准,对数据是否失真进行合理辨别;通过当前四川省农村住户调查农民纯收入指标调查,统计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的分析,以及部分乡镇农民纯收入数据的实地调查研究,探讨当前农村住户收入统计数据失真的原因;同时引进并运用对策论的方法,从政府与农户博弈的角度分析造成农村住户收入统计数据失真的原因,最后按照“有利于统计数据质量的提高,有利于统计工作地位的提高,有利于统计作用的发挥,有利于统计工作者权益的维护”的原则,找出合理规避统计数据失真的可行性途径,从而科学、规范、依法开展统计调查工作,提高统计数据质量,强化多领域、多层次的抽样调查,逐步改变那些不适应新形势的统计工作方式,改掉那些陈旧的、不合时宜的统计调查方法制度,不断调整统计各项资源的配置和组合,充分发挥统计信息、咨询、监督整体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