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经济取得了高速增长,经济社会的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但与此同时,我国所采用的发展模式也日益暴露出它的局限和弊端,发展模式已经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同时,由于我国国情的特殊性以及发展环境的复杂性,探索与当代中国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的发展模式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发展模式研究是发展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在社会发展研究体系中起着关键作用。只有深入探索发展模式,才能对我们未来的发展道路有更准确的理解。一方面,它对于社会发展实践操作具有指导作用,促进社会发展的基础理论向现实社会发展效益的转化,另一方面,它可以带动与发展相关的基础理论的研究。本文将通过对发展模式的界定、结构解析、社会功能、基本特征、形成机制以及研究途径等的阐述;通过对传统发展模式的优劣比较,并结合我国的特殊国情和当前及今后的发展实际,进而提出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新的发展模式——“人本型”发展模式。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提出和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特点的“人本型”发展模式,主张积极构建“集群经济型”的中国,促进产业结构升级,降低企业制度成本、管理成本;构建“循环经济型”的中国,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经济和新型工业化的发展之路,实现自然环境的改善;构建“知识经济型”的中国,引导全社会全行业融入知识体系的发展内涵;构建“区域协调发展”的中国,通过东西互动、尤其是东部对中西部的智力、技术的反哺,促进共同发展;构建“社会和谐发展”的中国,努力营造人自由全面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本文主要采用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思路,采用了分析与综合相结合、归纳和演绎相统一以及统计学等研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