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留良杜诗学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hb7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吕留良出生于明季浙西望族,亲历了明清鼎革、山河破碎的时代巨变,引杜甫为异代知音。吕留良自谓“学诗学杜学夔州”,以为学诗当从老杜入手,曾手批杜诗,与子侄辈朝夕讲解。吕留良与吴之振、吴自牧等人合编的《宋诗钞》极大地推进了清初文坛宗宋风潮的进程,故历来研究者多目其为宋诗派代表。作为浙东学派的大儒,其杜诗评点对学界了解其诗学观,拓宽明末清初的杜诗接受,研究明末清初的唐宋诗之争有不可忽略的参考价值。然而,雍正朝受曾静案牵连,吕氏一门以文字罹祸,吕氏著作遭清廷禁毁,散佚严重。其杜诗批点本极为罕见,学界难得一窥究竟,相关研究长期以来无从开展。直至2015年,中华书局出版俞国林编辑的《吕留良全集》,其中第二册补遗卷七收录了《天盖楼杜诗评语》,这一情况方得以改变。本论文以《天盖楼杜诗评语》为中心,对吕留良杜诗学的总体情况进行了初步探究,以吕留良杜诗评语为基础,并结合《吕留良诗文集》《宋诗钞》等文献,总结了吕留良的杜诗观。绪论综述明末清初的杜诗评点,以期呈现《天盖楼杜诗评语》诞生的历史文化背景。第一章对吕留良和《天盖楼杜诗评语》进行概述,并对俞国林辑校的《天盖楼杜诗评语》中尚存在少量错别字、句读不当等问题进行指瑕,供编者与读者参考。第二章从述诗旨、析诗法、论风格三方面解析了《天盖楼杜诗评语》的内容,并列举了吕氏评语中涉及的三桩杜诗学公案,并分析了吕留良的相关看法。第三章分析了《天盖楼杜诗评语》的评点倾向,指出吕留良的评点中有反思杜诗“诗史”名号,批评杜集中部分诗作的思想和艺术,以及尊唐抑宋、重艺术轻思想的评点倾向。
其他文献
数字喷泉码作为一种典型的无码率编码,无须信道先验信息即可实现不同信道环境下自适应传输,对于复杂多变的无线信道表现出良好的适应性。但是,其传统编译码方法存在编码冗余
无线通信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信息时代要求人们彼此的沟通更加便利、顺畅。无线数据业务以及无线宽带城市发展,都对目前的无线通信行业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几年移动网
目的:分析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骨髓及外周血的血浆中CD68因子的表达情况及临床特点。研究方法:采用四色流式细胞术检测50例初诊AML患者、23例正常对照的骨髓原始细胞CD68
目的:本实验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刺激U937细胞,构建炎症模型,研究单核细胞在炎症状态下microRNA-107与NF-kB信号通路的相关性,探讨二者在促进糖尿病神经病变患
从传统公司法理论出发,公司自成立之日起就具有独立的法人人格,公司以其独立的财产对外承担责任。但实际情况是,由于商人的趋利性,股东常常为了利益的需求对各自替公司承担责
在新时代电影修辞语境下,“丝路”题材电影秉持文化自信的价值诉求,通过对电影修辞技巧的巧妙运用,彰显出独特的艺术魅力与思想内涵。本文以电影修辞理论为方法论依据,探析20
ES2-AF(IVRRADRAAVPGGGGGGNQWFI)是一种具有抗新生血管生成活性的多肽,其相对分子质量为2197.51Da。它可抑制内皮细胞增殖、迁移同时还可通过与VEGFR1受体特异性结合,抑制VEGFR1受体与VEGFA、VEGFB、PIGF等一系列配体相结合,从而发挥其抗新生血管生成的活性。已有研究表明,ES2-AF具有较高的抑制内皮细胞增殖的作用。在体外管腔形成实验和体内鸡胚绒毛尿
内皮抑素(Endostatin,ES)是一个从小鼠体内血管内皮瘤的上清中被分离出来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0 kD的内源性抗新生血管生成因子。ES可以抑制肿瘤部位血管的生成起到切断肿瘤营养
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蓬勃发展,其信息化建设也在同步快速推进中。历经数字化学习阶段和网络学习阶段,进入智慧学习阶段的职业教育信息化体系目前已初具规模,但也不可避免地存
高动态场景通信中由于收发双方的高速移动(通常达到1马赫以上)产生了多普勒频偏而使得通信可靠性的下降。该文针对多普勒频偏对通信系统的性能的影响做了如下研究:首先分析了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