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观察右美托咪啶复合氯胺酮麻醉以及右美托咪啶辅助丙泊酚+瑞芬太尼麻醉在麻醉诱导、气管插管以及手术过程中患者血流动力学、血液儿茶酚胺浓度、血糖以及血皮质醇浓度的变化,研究右美托咪啶复合氯胺酮麻醉的临床效果以及右美托咪啶对上腹部手术应激反应的抑制作用。 方法:60例ASAⅠ-Ⅱ级胃癌手术患者按就诊顺序编号,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啶复合氯胺酮组(Y组,20例)、右美托咪啶复合丙泊酚+瑞芬太尼组(S组,20例)及丙泊酚+瑞芬太尼常规麻醉对照组(D组,20例),Y组患者给予1μg/k g右美托咪啶15min静脉泵注,随后行诱导插管,氯胺酮1-2mg/Kg芬太尼2μg/Kg顺阿曲库铵0.15mg/Kg静注4分钟后行气管插管,继而右美托咪啶1μg/(k g.h)复合氯胺酮1mg/(kg.h)维持麻醉;S组先予1μg/kg右美托咪啶15min静脉泵注,D组给予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静脉注射芬太尼2μg/Kg,丙泊酚2mg/Kg,顺阿曲库铵0.15 mg/Kg,4分钟后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术中均以瑞芬太尼、七氟醚、丙泊酚维持麻醉。分别于入室后(T0)、诱导插管前(T1)、气管插管5分钟(T2)、切皮5分钟后(T3)采集BIS、MAP、HR的数值;并采集各时间点的中心静脉血均迅速离心取上清液,保存于-80℃低温冰箱中,待标本收集完成后,使用罗氏电化学发光仪检测血糖、皮质醇;使用酶标仪检测去甲肾上腺素浓度值。 结果:右美托咪啶复合氯胺酮麻醉患者麻醉诱导后血压、心率以及血糖、BIS、皮质醇、去甲肾上腺素保持于正常水平;气管插管、手术切皮时上述指标无显著波动。常规麻醉诱导后心率、血压及BIS值显著降低(P<0.01),但气管插管以及手术切皮等刺激可使其显著升高(P<0.05),手术切皮后去甲肾上腺素、皮质醇和血糖显著升高。常规麻醉复合右美托咪啶可以显著降低气管插管以及手术切皮所引起的心率血压升高反应(气管插管前后比较P<0.05);气管插管、手术切皮后患者血糖、去甲肾上腺素以及皮质醇浓度与术前或诱导后对照无显著升高。 结论:右美托咪啶复合氯胺酮麻醉过程中患者血压、心率和血糖稳定;气管插管,手术切皮等刺激未能引起儿茶酚胺类应激反应的激素值和皮质醇未分泌增加。右美托咪啶复合氯胺酮麻醉具有良好的临床麻醉效果。右美托咪啶辅助丙泊酚+瑞芬太尼麻醉利于保持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对手术患者应激反应有显著的抑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