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依据唯物主义的观点,宇宙是客观的物质实在,意识是复杂的化学过程的副产品。然而,随着意识本质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发现意识包括许多不同的层面,其中有一些现象或属性如感受性质或经验是非常隐晦的,无法用计算机或神经机制的术语加以解释。由于人们无法理解经验为什么以及怎样由物理材料的某些特殊的构型产生的,所以D.查默斯把它叫做意识“困难问题”。意识“困难问题”一经提出就引起了激烈的争论。本文就是围绕着意识“困难问题”及其所引发的有关争论展开的。 意识“困难问题”是近年来西方有关领域讨论最多、争论最为激烈的一个问题。这一问题长期以来一直没有引起我国广大马克思主义哲学工作者的关注,未能成为马克思主义意识论关心的课题。要改变这一状况,就必须对当前西方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全面而系统的总结,在此基础上,总结经验和教训、吸收新的科研成果并结合自己的理论特长,采用系统的、辩证的方法深入地探讨意识的本质,预见马克思主义意识论的发展方向。遵循这一思路,本文结合我国马克思主义意识论的研究现状,介绍和梳理了哲学和其他学科有关意识“困难问题”的研究成果,着重分析和探讨了当代西方各流派在意识“困难问题”的存在、作用及解释原则等方面的分歧,评析了还原论和非还原论对意识“困难问题”解释的缺陷和合理之处,从而得出结论:无论从哲学的角度,还是从自然科学的角度来说,意识“困难问题”都还没有得到完满的解决。意识“困难问题”目前仍处在激烈的争论之中,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对该问题的争论还会升温,争论的范围和深度也会有所拓展。 本文认为,意识问题是心灵哲学领域的重要课题,对该问题认识的每一步深入都意味着心灵哲学研究的重要突破,对意识“困难问题”及其相关理论进行研究和评析对于发展马克思主义意识论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因此,本文重新审视了马克思主义意识论的有关内容,详细地分析了西方有关研究的借鉴意义,并从我们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两个方面指出了马克思主义意识论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西方相关领域对意识“困难问题”的研究给我们提供了许多深刻而宝贵的启示和大量可供利用的资料、成果,为我们进行新的探索提供了出发点和驱动力。同时我们应当看到,他们在该问题上仍存在着争议,特别是一些学说、理论本身就有矛盾、问题和局限性,这些也期待着马克思主义者做出新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