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环境下角色动画的自动化选择与合成的研究实现

来源 :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yunlongg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计算机硬件与计算机图形学算法的不断发展,计算机动画正在成为当前研究的一大热点。在该领域,角色动画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它在数字娱乐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尚待解决。角色动画是对真实世界中人物的模拟,要想让角色动画逼真,让人具有代入感,保证角色的真实感是唯一的途径。然而,角色具有多个自由度和非常复杂的肢体运动,且外形不规则,运动的风格以及脸部表情千变万化。人类对自身的运动又非常熟悉,经常能够从远处仅通过走路的姿态就识别出熟悉的人,且容易察觉其不协调的运动。因此,如何保证运动的真实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这也是本文研究的第一个问题。通过运动捕获数据驱动的角色动画,由于其数据来源于真实世界中表演者的活动,所以能够保证运动的真实感。因此,本论文采用基于运动数据的方法来制作角色动画。然而该方法原理上是三维运动的简单录制和重放,无法提供对运动数据更多的交互控制。这使得该方法的数据可重用性低,难以适应交互性强的应用。为了解决该问题,本论文采用运动图的方法将运动捕获数据构造成运动图,并将生成目标运动的问题转换为在该图中搜索一条路径的等价问题。将运动捕获数据中的每一帧的姿势作为运动图的一个节点,再找到这些姿势中相近的姿势,为其创建运动之间的过渡,作为运动图的边。就将原始固定为线性结构的运动捕获数据重构为灵活性更好的图状结构的运动图。然而,运动图方法也有其固有的缺陷,那就是生成运动的效率与功能性受制于构成它的运动捕获数据库,令人诟病。为了弥补运动图的缺陷,本文采用了扩展的方法对运动图进行扩展,并采用了相应的压缩算法对运动图进行了压缩。扩展的目的是为了增加运动图的功能性,而压缩的目的是为了降低运动图的容量,提高运动图生成运动的效率。当前的角色动画制作技术,依赖于有经验的动画师,是一项需要大量的体力与脑力劳动的工作。提高角色动画制作效率,减少动画师的参与,能够有效降低角色动画制作的时间与制作成本。然而,由于角色动画制作自身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如何提高角色动画制作效率也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这是本文研究的第二个问题。为了解决角色动画制作效率不高的问题,本文针对角色动画常见的应用是生成满足指定环境的动画,提出了基于运动图在复杂环境中自动合成角色动画的一种方法,对提高角色动画制作效率进行了一个有意义的探索。
其他文献
网络安全管理就是利用各种应用程序、工具和设备来协助网络管理人员处理各种网络安全问题。能够迅速发现并及时处理各种网络安全威胁,对于保障校园网稳定运行至关重要。传统
学位
对等网的自组织,开放性与匿名性等特点成为使得这种技术在互联网上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随之带来的安全问题也逐渐成为阻碍其发展的主要因素。为了遏制这种安全问题的扩散,学
随着网络的普及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大,几乎覆盖了各行各业。计算机系统对数据的依赖也不断增强,人们对应用系统提供的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除了要求系
虚拟化技术的快速发展,为计算系统资源的高效透明使用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随着虚拟化平台的不断涌现,多机环境下虚拟化的应用已成为虚拟化领域研究的热点。然而,多虚拟机
对等网络(Peer-to-Peer Network,简称P2P网络)是分布式系统与计算机网络相结合的产物,是采用对等模式工作的计算机网络。对等模式的本质思想在于打破传统的客户/服务器模式(Cl
本文研究题目来源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西部城市PPP项目融资风险控制模式研究”[70672011]。公私合伙制(Public-Private-Partnerships,PPP)是公共基础设施项目中的一
近年来,随着汽车、航空航天技术的飞速发展,螺旋锥齿轮由于其结构紧凑、传动效率高的特点,应用范围越来越广。然而它在传动的过程中如果因应力集中造成轮齿齿面点蚀或因接触应力过大造成齿轮疲劳损坏将缩短齿轮的设计寿命。因此齿轮的接触应力对齿轮传动影响很大,研究渐开线斜齿轮的动、静态接触应力对提高齿轮寿命和接触强度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本文中,提出了一种运用在汽车后桥主减速器中的新型齿轮,它不仅可以适应其高速
计算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每一项重大科学技术的突破都离不开计算。最初,计算机能表示的数字范围是有限的,所作的计算都是数值计算,得到的是近似的结果。但是
委托是指委托用户把拥有的权限委托给被委托用户。根据委托深度将委托分为单步和多步委托,前者指委托用户可以把委托权和权限指派给被委托用户,被委托用户不能将指派来的角色
食品、药材等商品的安全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重要话题之一[1],由于此类商品从原料采集生产到最终消费的中间环节变得越来越多,因此对此类商品进行溯源追踪也变得越来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