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R-In、ZR-Si和ZR-Cu金属间化合物结构与性能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来源 :广西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yjslz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第一性原理计算对Zr-In、Zr-Si和Zr-Cu基金属间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深入研究。  (1)利用第一性原理计算,计算并分析了InZr3、InZr、In2Zr、α-In3Zr四种Zr-In金属间化合物的力学性能(主要包括体模量B、剪切模量G、杨氏模量E、硬度H)、热力学性能、电子结构。探究了铟(In)原子浓度与力学性能和热力学性能之间的关系。  (2)利用第一性原理计算,计算并分析了Zr-Si体系中α-ZrSi、Zr5Si3、Zr3Si2、β-ZrSi、Zr2Si、ZrSi2化合物的力学性能和热力学性能。对力学性能和热力学性能的各向异性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本文中所研究的Zr-Si化合物表现为各向异性,所有Zr-Si化合物在体模量和剪切模量上的各向异性较弱,剪切各向异性强烈依靠方向。  (3)利用第一性原理计算,研究了TM(TM=Ru、Rh、Pd)元素对B2-ZrCu合金的影响。通过形成焓计算确定了TM(TM=Ru、Rh、Pd)元素偏好占据Cu的位置。替换形成能表明,当添加浓度小于9at.%时,三种4d过渡金属元素在B2-ZrCu相中的分布趋势为Ru>Rh>Pd;当添加浓度处于9at.%和12.5at.%之间时,三种4d过渡金属元素在B2-ZrCu相中的分布趋势为Rh>Pd>Ru。探讨了TM(TM=Ru、Rh、Pd)元素对力学性能、热力学性能和马氏体转变温度的影响。Ru和Rh的添加能够强化体模量(B)和剪切模量(G)但削弱了韧性。Ru元素与Rh和Pd元素相比对体模量(B)和剪切模量(G)具有最强的增强作用。对马氏体转变温度的预测表明,6.25at.%Pd元素的添加能够提高马氏体转变温度。Ru和Rh元素以及高浓度的Pd元素都会导致马氏体转变温度的降低。Ru、Rh、Pd元素的加入都会使熔点升高。  (4)利用第一性原理计算,研究了轻质硼原子(B)在B2-ZrCu合金的分布方式。当B浓度小于5.882at.%时,B原子既能占据<110>方向的八面体间隙位置形成间隙固溶体,也能替换Cu原子形成置换固溶体。当B浓度超过5.882at.%时,B原子只能取代Cu原子,形成置换固溶体。通过弹性常数的计算分析了B原子对力学性能和热力学性能的影响。通过电子结构的分析,揭示了力学性能发生变化的本质。
其他文献
工业城市的生态重建是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的重要任务之一,其中包括对城市水环境的规划、治理和改造。城市水环境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生态建设中显现出非常
铜和铜合金是传统的高导电、导热材料,被广泛应用于电子、电器等工业部门,但是由于强度和耐热性不足,铜及铜合金的应用受到很大限制。如何克服导电率和强度不能兼顾的缺点,是
期刊
随着江苏沿海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急增,使得近岸海域的污染日趋严重。故加强江苏沿海海域环境现状与污染机理的研究,寻求污染总量控制方法,对海洋环境管理、污染源治理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