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GHz下基于射线追踪模型与802.11ad模型的性能对比研究与分析

来源 :北京邮电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cain_l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今毫米波通信和大规模MIMO、3D MIMO等技术已成为目前移动通信领域的研究热点。在这样的应用场景下,小区的覆盖范围较小,甚至集中于室内环境,对无线信号的传播预测要求更为精细。因此室内毫米波MIMO信道模型的研究又重新成为了研究的热点。目前常用的室内信号无线传播模型有两种:经验模型和确定性模型。在3D MIMO场景下受到广泛关注的802.11ad信道模型是根据信道测量得到的经验模型。而射线追踪技术则是对具体的现场环境直接应用电磁理论计算的方法,属于确定性模型的研究方法。本文主要研究了 802.11ad信道模型和射线追踪模型,对两种模型进行了设计和实现,并选择了合适的室内场景分别使用802.11ad信道模型仿真平台和射线追踪模型仿真平台进行仿真,将仿真出来的信道参数进行对比分析,以此来探究两种不同的信道建模方法的区别与联系。最后的仿真结果对比中在到达时延、时延扩展、到达角、倾角参数上的均值和方差比较相近,而角度扩展的均值和方差则相差较大。这些研究的对比结果对于802.11ad信道模型和射线追踪模型是否适用于60GHz下的3D MIMO场景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同时本文还对于影响信道参数结果的因素进行了探究。这些因素包括初始的设置参数以及不同的分簇算法。最后从信道参数的结果对比表明当bin点间隔距离逐渐增大时,到达时延的均值会逐渐减小。当发射射线管的数量逐渐减小时,到达时延的均值会逐渐增大。k-means分簇算法要比isodata分簇算法得到的到达时延的均值稍大一些。这些结果也对于从事60GHz下3D MIMO信道场景的射线追踪仿真的研究者在初始设置参数以及分簇算法的选择上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其他文献
在如今这个计算机及网络技术迅速发展的时代,多媒体信息已经渗透到社会日常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且呈现出数据海量增长、信息交互频繁、云端服务日益完善等的发展特点。在大
云存储服务的迅速发展,使得去重相关技术备受关注,而随着图形化设备的普及,安卓图形解锁已成为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图形认证方案,但实际安全性却低于理论安全性。本文主要针
由于无线信道存在较高的误码率,这将直接影响收端的解码恢复视频质量,也就影响了视频传输的鲁棒性。此外,无线网络的信道带宽资源有限,然而视频数据量大,资源利用率较低也会
随着移动互联网和智能终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无线视频质量的要求逐步提高。为了解决用户需求,无线视频广播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但传统视频广播技术采用信源信道分离的设计,面
由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应用在非常广泛的领域当中,工作环境通常不稳定,存在众多不可靠因素,所以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安全问题越来越被研究者们所重视。数据加密和身份认证等传统
计算机视觉技术发展至今,针对对象的处理始终是一个热门的领域。已经有很多优秀的方法在对象分割、对象识别、对象跟踪、图像检索、对象测量等方面取得较好的结果,可是当处理
由于集成电路芯片设计与生产极限的逼近,综合考量相应的能耗与成本,使得近年来硬件的计算架构向着多核与众核处理器的方向发展。为充分利用现代计算架构的计算资源,算法需针
虚拟机自省(Virtual Machine Introspection,简称VMI)技术由于能够兼顾良好的“隔离性”和“能见度”,已成为保护虚拟化环境安全的重要选择并引起业界广泛的关注和研究,多个基
灵活双工技术是双工技术演进道路上重要的一个阶段,位于最终实现TDD/FDD融合、全双工技术实现之前,而LTE今后的组网趋势是双模式融合,因而,对LTE系统中灵活双工技术的研究具
肿瘤的产生由肿瘤的起始、进展、侵袭和转移等过程组合,涉及许多内源性和外源性因素。一般认为癌基因的激活和肿瘤抑制基因的失活是引发肿瘤形成的主要原因。然而,由于不同肿瘤在基因表达上以及其在病理表现上的差异极大地增加了我们对肿瘤发生和发展理解的难度。人类B细胞淋巴瘤是B淋巴细胞发生的恶性肿瘤,主要分成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两大类。非霍奇金淋巴瘤种类众多,其中的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病例在我国所有淋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