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世纪20年代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兴起,多元化经营的热潮在60年代达到巅峰。许多企业采用多元化经营战略获得成功并取得了不俗的业绩。90年代末期,企业核心能力的概念被广泛接受,人们开始反思多元化经营的效果,许多大公司纷纷回归主业,形成了“归核”趋势。多元化经营战略到底是提高了企业绩效,还是降低了企业绩效,这是学者们一段时间以来常常探讨的话题。事实上,实施多元化的企业既有成功的例子,也有失败的例子。比如,最初从事录音磁带生产的TCL将业务拓展到电话、电视等领域,并积极探索越南等市场,成功的多元化经营助其成为国际化企业的先行者。而乐视网在其主要业务在线视频盈利不足的情况下实施多元化经营战略盲目扩张,最终由于资金链断裂铩羽而归。本文在梳理国内外关于多元化经营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选取我国食品制造业中实施多元化经营战略的W企业作为案例研究对象,对其多元化历程进行回顾,运用相关指标对其多元化程度进行度量,对其实施多元化战略的动因进行分析,选择同行业中保持专业化经营的企业作为参照,从财务指标和企业价值两个方面对W企业实施多元化战略以来的企业绩效进行评价分析。研究发现,W企业在不断进行多元化探索的过程中,未能有效地提高企业绩效,分析存在多元化布局混乱、缺少长远清晰的规划、忽略核心能力的培养等原因,建议企业实施多元化发展战略应先将主业做大做强,结合自身主业优势制定合理的长远规划,谨慎把握多元化的程度和类型,避免资源过度分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