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华西方人游记中的中国建筑认识初探——从“建筑之树”说起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zddl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筑之树”一直被视为西方对中国建筑的无知和偏见的典型证据,也是本文探讨西方人如何认识中国建筑的出发点。本文在考察早期亲历中国的西方游记的基础上,选择典型案例——马嘎尔尼使团的作品,从他们描写、描绘中国建筑最具特点的两个方面——柱子和屋顶入手,就西方人对中国建筑的认识模式做了初步的探讨,最后从历史渊源的角度对《弗莱彻建筑史》有新的认识和评价。
其他文献
随着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软件产业作为新的产业类型成为各国竞争的焦点,其物质载体--软件园区设计也随之成为建筑设计的重要内容。本文从建筑设计的角度出发,以建筑功能可变性为
组团热环境是指单体建筑室内空间和组团建筑物之间的室外空间所组成的三维空间热环境。组团布局形态对于组团热环境的影响研究,有助于提高建筑物的气候适应性,地形适应性和环境
随着社会的进步、城市的发展,城市地下空间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资源而逐步兴起。一体化的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可有效的缓解土地短缺的多种城市矛盾,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本
市政广场一直是现代城市中重要的公共空间,承载着最为复杂的社会关系,其中政治形态对于其空间形态的影响是决定性的。市政广场与政治体制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辩证关系一
许多历史城市在快速城市化的背景下,历史格局遭受破坏,文脉被切断,城市特色逐渐丧失。表现为历史资源的碎片化分布,历史空间格局的改变。这是由于一方面城市历史信息保护和发展的
纪念性空间因其特殊的缅怀历史、传承教化功能而具有与其它空间类型所不同的空间形象和特殊的空间氛围。而自然光是构成空间的重要因素之一,它不仅可以用来丰富空间形象,也可以
在西方建筑体制影响下的安徽近代建筑具有鲜明的特征。办公建筑作为其中一种新建筑类型,是研究芜湖历史的重要载体,对其进行研究有助于梳理安徽近代建筑史的发展脉络,并对日后开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商业空间成为城市规划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商业空间中的声环境研究也逐渐成为城市声环境研究的重要方向。目前城市声环境设计仍处于一个
空间管制是一种资源配置调节方式,目的在于按照小同地区的资源开发条件、空间特点,划定区域内小同建设发展特性的类型区,制定其分区开发标准和控制引导措施,从而实现社会、经济与
西藏地区位于我国西南边陲,地域辽阔,山高谷深,高原缺氧,是青藏高原的主体部分,面积120多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面积的1/8。西藏林芝地区位于西藏的东南部,由于独特地理环境和大气环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