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围术期使用不同剂量盐酸氨溴索对全身麻醉机械通气期间患者气道压力、肺顺应性、气道阻力等呼吸力学指标,以及对患者术后咳嗽咳痰等症状的影响,从而进一步了解盐酸氨溴索在围手术期的疗效及其与剂量相关性,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80例择期全身麻醉气管插管下行双侧甲状腺良性肿瘤切除手术的女性患者,年龄18~60岁,ASA分级Ⅰ-Ⅱ级、排除既往吸烟史、心肺、肝肾疾病史、脊柱畸形史,随机分为A、B、C、D四组:A组为空白对照组(0.9%Na Cl),B组为小剂量组(30mg盐酸氨溴索),C组为中剂量组(90mg盐酸氨溴索),D组为大剂量组((180mg盐酸氨溴索),每组均为20例,麻醉诱导前对照组输注0.9%Na Cl 100ml,实验组分别输注不同剂量的盐酸氨溴索(0.9%Na Cl稀释至100ml),30分钟后行麻醉诱导,依次静脉推注咪唑安定0.05mg/kg,芬太尼3μg/kg,异丙酚1-1.5mg/kg,维库溴铵0.1mg/kg,3分钟后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设定VT 8ml/kg,I:E 1:2,氧流量2L/min,调整通气频率使Pet CO2稳定于35-45mm Hg,于插管后5分钟(T0)、10分钟(T1)、30分钟(T2)、60分钟(T3)、90分钟(T4),五个时间点记录肺顺应性(C)、气道峰压(Ppeak)、气道平均压(Pmean)、气道平台压(Pplant)、气道阻力(R),术后24小时随访,评估四组患者术后的咳嗽程度、咳痰难易度、咳痰量、痰液性质,将实验结果应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认为具有临床统计学意义。结果:各组间患者年龄、体重指数等一般资料、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组:与T0比较,T1-T4时Ppeak、Pmean、Pplant、R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C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与T0、T1比较,T2-T4时Ppeak、Pplant、R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C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Pmean升高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与T0-T2比较,T3、T4时Ppeak、Pplant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C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Pmean、R升高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比较,D组T4时Ppeak、Pmean、R均减小有统计学意义(P<0.05),C增加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各时间点各指标与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比较,D组患者术后24小时咳嗽程度较轻,痰量少、稀薄,且易咳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与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麻机械通气患者随手术时间的延长,气道峰压、气道平均压、气道平台压、气道阻力随之升高,肺顺应性随之降低,围术期小剂量或中等剂量盐酸氨溴索应用,对全身麻醉机械通气患者呼吸力学各指标无明显影响,应用大剂量盐酸氨溴索对全麻机械通气患者术中肺顺应性、气道峰压、气道阻力有一定的改善作用,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能够明显的增加肺的顺应性、降低气道峰压和气道阻力,且能明显改善患者术后咳嗽咳痰症状,有利于患者术后的恢复,提高患者术后的舒适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