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舞的叙事话语研究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stinyjack19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古典舞作为一门以续接传统为目的的语言风格体系,在文化全球化背景下,面临着如何凸显中国文化意象,如何讲好中国故事等一系列新课题。论文将叙事学理论引入中国古典舞的创作分析中,分析孙颖艺术创作在反映、讲述、表达历史事件的叙事技巧和创作手法。论文共分为五个部分。在绪论中,着重讨论了有关中国古典舞叙事性和叙事话语的界定问题,以及目前在叙事学视角下对中国古典舞和孙颖艺术创作的研究较为欠缺,但均有涉及的文献综述情况。在第一章,从孙颖对舞蹈题材的选取出发,强调孙颖在艺术创作中寻求舞蹈题材与历史的对应关系,并表现出以乐生为叙事主题的人文意识。第二章为论文的重点章节。论文以孙颖艺术创作中的身体语言为主要内容,探讨孙颖的艺术作品在语言风格、结构以及视角方面对身体叙事的多维建构,以此推动孙颖在艺术创作中寻求历史意象的独特美感。在第三章,论文探讨了孙颖在艺术创作中对诗、乐以及舞美设计方面对舞蹈作品的意境营造。尽管身体是中国古典舞的主要呈现媒介,但是其它叙事元素的综合使用才能够使舞蹈作品回归对古典意境和古典美学的追求。在结语中,论文讨论了孙颖艺术创作的价值与启示,主要在于两个方面。孙颖拓展了对中国古典舞史料转化与创造的叙事方法,并通过跨媒介叙事的艺术表现方式实现中国古典舞意境的营造。综上所述,中国古典舞的叙事话语研究,并非停留在叙事本身而言,而是寻求叙事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孙颖的舞蹈叙事突破了我们对中国古代舞蹈的常识性认识,表现出中国古典舞的审美规范与文化品格。我们需要重新发现历史所带给我们的文化宝藏,重新察看中国古典舞“如何叙述”历史故事的方式,以此获得中国古典舞与世界舞蹈文化相互交流与碰撞的艺术之光。
其他文献
《抗战家书》是由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收集编写、中国画报出版社出版的一本抗战时期各阶层人士的书信集,该书属于"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中的"抢救民间家书项目"的重
为了应对激烈的全球科技竞争,创新越来越成为中国企业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员工创新行为是组织生存,发展以及获得竞争优势的源动力,创新行为的发掘、培育与激发是组织及组织
目的探讨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的病理组织学特点、鉴别诊断及误诊分析。方法对3例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影像学检查和病理组织学改变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3例
研究国有企业在经济法中的法律主体地位,能够为国有企业自身合法权益的保障、法律的应用等进行推动,为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提供帮助。本研究从经济法角度进行
汉魏六朝时期出现的大量具有虚构成分的叙事作品,足以说明当时人们较普遍地具备了自觉的虚构意识。汉魏六朝小说的虚构有其自身特点,它的出现既有功利方面的原因,也是叙事技
总结了福建省旧村复垦政策的架构和特点,结合实际工作,指出了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为国内其他地区开展农村居民点复垦提供了有益借鉴。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背景下,如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是当前地理教学的重难点,教学更加注重学生综合素养与思维能力的提升。而地理概念是地理知识体系最基本的构成要素,因此本文尝试从地理概念出发探究贯彻学科素养理念下的地理概念教学策略。本研究在前人研究基础上,首先运用文献研究法对当前地理核心素养、地理概念教学等相关理论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说明研究的理论基础。而后对人
近年来,脑机接口(brain-computer interface,BCI)与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技术成为了国内外研究与应用热点,然而当前常见的VR交互方式依赖于外接设备,适用人群有限,而且借助BCI技术的情绪识别通常只采用视频、图片或音乐等沉浸感较差的刺激手段,影响了情绪识别准确率。将BCI与VR结合到BCI-VR系统可以实现优势互补,BCI为VR提供了新的交互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