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农民工成为一支新型劳动大军在城市社会中迅速崛起,且其数量与规模持续扩大。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与城镇建设的不断深入,农民工市民化成为中国现代化建设中的必然趋势。农民工转化为市民的关键正是使其拥有相应的社会保障,然而我国当前农民工社会保障存在缺乏针对性、参保有限、转接困难等诸多问题,究其根源是基于我国固有的城乡二元户籍制度而衍生的有差别、碎片化的社会保障制度。整体性治理理论正是作为解决政府机构与功能碎片化进而导致公共服务碎片化等问题的重要手段而出现在理论界与务实界的,从而也可以成为解决中国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碎片化的战略性回应。对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进行研究,构建整体性社会保障模式,是农民工市民化的关键举措,对进一步推行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走出“三农”难题局面、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本文以整体性治理理论为分析工具,跨公共管理学、历史学与社会学等学科对我国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的社会保障问题进行了系统、全面的分析,着重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试图设计农民工社会保障的整体性制度框架,并力求提出具有可行性的、科学性的方案和建议,为政府加快农民工市民化机制建设提供决策的依据和可行的政策参考。着重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社会保障存在的碎片化问题,并采用整体性治理理论这一前瞻性的理论工具来解决这些制度安排冲突与碎片化现象,也正是本文的创新之处。 全文由三大部分构成: 第一部分为绪论,从本文研究问题的提出讲起,阐明了研究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的社会保障问题的重大意义,进而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与现状予以总体评述,接着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方法、主要内容、结构安排与创新点所在等。 第二部分为主体部分,由四章节构成,第一章,主要对与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社会保障制度相关的概念进行界定和有关理论进行概述,以为下文研究分析提供支持依据;第二章,论证农民工市民化的必然趋势,指出农民工市民化的关键在于社会保障;第三章,从历史视野来阐述我国农民工社会保障政策的变迁历程,同时对我国现存的、有关农民工社会保障的模式进行评析,继而阐明农民工现有社会保障制度存在问题以及根源在于制度碎片化与棘手性。第四章,对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的社会保障制度提出整体性治理对策优化制度,其中,树立农民工社会保障整体性治理理念是前提,构建农民工社会保障整体性制度框架是核心,搭建农民工社会保障网络化治理结构是载体,完善相关支撑性政策是保障。 第三部分为结论与展望,对本文研究的主要结论予以汇总,并指出在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的社会保障制度优化的基础上,应当对现有不同类别、不同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进行整体性治理,破解农民、市民、农民工社会保障多元格局,最终建立起一元化的、更加公平且可持续的、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