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和经济的发展的不断提速,市场上对建筑垃圾资源化项目的实施需求越来越高,由此,采用PPP模式建设及运营建筑垃圾资源化的方式应运而生。PPP模式在发挥社会资本优势的基础上,有助于对地方债务进行缓解,使得社会和政府实现双赢甚至多赢。根据财金113号文规定,为了建筑垃圾资源化PPP模式实施的过程实现更高效、更低成本和更好成效,项目进入准备阶段的前提是通过物有所值评价和财政承受能力论证。有关建筑垃圾资源化PPP项目的物有所值评价应当按照《PPP物有所值评价指引(试行)》(财金[2015]167号)的具体规定执行,对于项目全生命周期内的风险分配、数据收集以及成本分配,定量评价是对上述因素调控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项目决策和绩效评价的参考依据。如何识别与分配风险,如何对风险进行量化和分担;什么是符合中国建筑垃圾资源化PPP项目特点的全面的VFM定量评价系统,以上问题都是建筑垃圾资源化PPP项目过程中急需被解决的。本文基于对我国财政部发布的《物有所值评价指引》文件定量评价方法和内容的深刻理解和认识的基础上,采用三种方式建立建筑垃圾资源化PPP项目VFM定量评价模型,包括文献研究、定量研究和案例研究法。研究内容包括:(1)以VFM定量评价的理论基础和方式方法为出发点,对建筑垃圾资源化PPP项目VFM定量评价的核心部分及关键点进行讨论,从而奠定物有所值定量评价的理论基础;(2)把握建筑垃圾资源化的特征,对PSC值的结构进行分析,其中包含量化风险、分担风险、竞争性中立调整值、初始PSC值。在这几点中,作为VFM定量评价的重点项目即为风险量化和分担,为了促使建筑垃圾资源化的PSC值更为精确,应使用序关系分析以及集值统计法对风险进行量化和分担;(3)根据项目各项成本的现值计算建筑垃圾资源化的PSC、PPP值,由此确定PPP模式是否能有效降低项目全生命周期成本。将本文中建立的建筑垃圾资源化PPP项目VFM定量评价运用到景德镇市项目中,用实际案例来确定此定量评价模型是否有效和便于操作,验证表明此定量评价模型是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