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结合布斯特等4幅1:5万区域地质调查,研究SPOT-5、GeoEye、Aster、ETM+等卫星图像在区调中的应用。论文依据各种卫星数据特点,在充分分析各种遥感图像的空间分辨率和光谱特性的基础上,对区调工作中卫星遥感数据的选取进行了分析;结合该工作区的遥感地质工作,探讨了多源卫星图像在1:5万填图应用中的处理方法和技术流程,并依该流程对工作区进行了遥感地质解译和矿化蚀变信息的提取。SPOT-5、GeoEye、Aster、ETM+等卫星数据为本次研究使用的主要资料来源。Terra卫星携带的Aster图像和Landsat卫星携带的TM/ETM+图像空间分辨率较低,但光谱信息丰富,特别是具有反映岩石蚀变矿化的波段,为蚀变矿化信息提取的主要数据源;SPOT-5卫星携带的可见光扫描仪HRV,由于其几何定位精度高且像元可达2.5m,作为遥感制图和目视解译的主要图像;GeoEye图像的空间分辨率高达0.5m,是重点地区遥感图像成图的主要数据源。本次工作把光谱分辨率偏低但空间分辨率较高的SPOT-5、GeoEye等卫星数据与光谱信息较丰富但空间分辨率明显不足的TM/ETM+、Aster等卫星数据组合使用。达到了1:5万地质填图要求的定位精度。对上述卫星数字图像通过辐射校正,消除大气影响;通过几何精校正,以SPOT-5pan波段图像为基准,将所有遥感图像与地形图配准之后,通过剪裁,形成工作区的遥感数字图像。采用如图像融合、彩色合成、比值增强、K-L变换等数字增强处理的方法,增强图像中岩性、构造、矿化蚀变等有用信息。在此基础上,综合分析工作区的地质资料,建立遥感解译标志,进而目视判读,实现遥感图像的构造和岩性地层解译。通过对ETM+、Aster图像的相关波段进行阈值分割和比值运算,以提取含Fe3+AL-OH、Mg-OH、Fe-OH等离子基团的蚀变矿化信息;最后在MapGIS v6.7平台上交互判读,并形成各种遥感地质解译的成果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