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斜坡带是断陷盆地重要的油气富集带,勘探前景非常广阔,加强对斜坡带油气成藏理论的相关研究,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价值。顺向断裂和反向断裂是斜坡区广泛分布的两种断裂类型,其对斜坡区油气运移和保存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本论文以文安斜坡三维地震资料为基础,对顺、反向断裂发育特征及其差异性进行了分析,再结合油气分布规律和油气成藏条件分析,开展顺、反向断裂控藏差异性研究,以期对丰富断裂控藏理论和斜坡区油气勘探部署提供理论基础。研究主要取得以下认识:文安斜坡具有“南北分块、东西分带”的构造格局,通过对成藏要素的分析认为文安斜坡中南部古近系具有优越的成藏条件:(1)研究区西侧霸县洼槽和马西-鄚州洼槽沙三段和沙一段烃源岩为油气成藏提供了充足的物质基础;(2)良好的储集条件、封盖条件及其相互配置关系为油气聚集提供了有利的储集空间;(3)断裂和砂岩输导体组合构成的断-砂输导体系为油气运移提供了有利的输导通道。不同构造单元内不同时期的顺、反向断裂发育特征存在差异。断裂走向方面,顺向断裂自下而上表现出由NE向转变为NEE向,再向近EW向变化,反向断裂基底断裂走向即为NEE向,向上逐渐向近EW向变化。断裂密度方面,断陷构造层顺向断裂密度明显较反向断裂密度大,断坳构造层顺、反向断裂密度近一致。断裂规模方面,断陷构造层顺向断裂规模明显较反向断裂规模大,断坳构造层顺、反向断裂规模无明显差异。断裂运动学特征方面,各时期顺反向断裂均有形成,断陷期形成的断裂以顺向断裂为主,顺向断裂在拉张作用下主要形成在断陷期孔店组-沙三段,至断拗期,在走滑伸展作用下,部分断裂复活继续活动,同时伴生一系列以反向断裂为主的小规模断裂,至拗陷期,在晚期持续张扭作用下,形成了一系列小断裂与主干断裂呈“花状”组合特征。基于研究区有利的成藏条件分析,以断裂控藏理论为指导,结合油藏精细解剖和油气分布规律研究,总结出斜坡带顺、反向断裂控藏的5种差异:(1)顺、反向断裂控制油藏分布部位差异性,顺向断裂控制的油藏通常发育在“硬连接”断裂上盘分段生长点发育部位,反向断裂控制的油藏通常发育在断裂下盘各断层段断距最大部位;(2)顺、反向断层圈闭控制油气聚集时期差异性,断裂生长进入“硬连接”阶段是顺向控制油气聚集时期,断裂开始活动时期是反向断裂控制油气聚集时期;(3)顺、反向断裂调整油气运移差异性,顺向断裂调整油气运移具有多层或单层分布特征,反向断裂调整油气表现为单层分布特征;(4)顺、反向断裂封闭油气能力差异性,断裂对油气垂向封闭方面,顺向断裂对盖层的破坏程度较反向断裂大,断裂侧向封闭能力方面,断裂规模较小时,顺向断裂不易形成侧向封闭,反向断裂易形成对接封闭,断裂规模较大时,封闭类型以断层岩封闭为主,反向断裂较顺向断裂易形成封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