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资源匮乏地区,除了节水灌溉技术、节水栽培技术之外,调整种植结构也是农业节水的一项重要措施。本文就石羊河下游民勤县的特殊灌区,从节水生态型结构调整的基础理论研究出发,主要的研究和成果如下:1.本文在实地调研民勤县上、中、下游40多户农户的投入、产出的前提下,仔细梳理当前我国国内外关于种植结构和节水型种植结构的研究情况。再在此基础上,运用当前先进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理论,为节水型种植结构调整方案提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和四项基本原则,对民勤县的节水型结构调整展开初步探讨。2.分别对民勤县水资源现状和农业结构演变过程做了比较分析,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以农业为主的产业结构中,农业用水严重挤占生态生活用水。水资源和种植业之间的用水矛盾日益尖锐化,并对其原因做了分析。其次根据当前的实际用水情况,对农业节水潜力进行分析,结果农业节水潜力是不容忽视,并当大力推进。3.在借鉴陈守煜提出的多目标模糊优化模型方法的基础上,将此模型运用于民勤灌区,针对民勤特有的生态环境和资源现状,做出集生态、经济、社会目标为一体的综合效益最大化的最优种植模式。方案中通过对调整后的结构粮经比,0.23:0.77,从粮食安全考虑,民勤县的粮食生产只要能够超过粮食生产安全线(400kg/(年人)的20%即可,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减少到0.9667万公顷,相较之前的1.3093万公顷降低0.3426万公顷。提出大力压缩高耗水作物小麦、玉米、洋葱,同时加大低耗水高效益的经济作物棉花、葵花、瓜类等种植比例,并分别对几种主要作物做了逐一分析。再综合生态效益模式目标进行简单建模计算,结果显示生态效益模型不但满足区域内部各种作物的需求,缓和劳动力和水资源紧缺的情况,调整后整个作物用水体系在优化之前的几种主要作物用水量之和大概为4.88109m3/公顷,而调整后的总用水量达到4.6109m3/公顷,其节约水量6%。当然这个数值也是一个数字的概算,但就算只减少一半,这个节水生态型种植结构的节水也能达到950万m3。再对提出的最优种植模式进行了定性分析,研究其可行性,结果表明节水生态型种植结构的应用,综合经济效益调高7%,社会生态效益等均适合于民勤地区的发展。4.最后文章为节水生态型种植结构调整提出几点建议,以政府宏观调控为杠杆,以市场为导向,以先进的科学技术为基础,以农民的主观能动性为保障,确保水资源限制下的民勤得以走可持续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