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心智障碍儿童及其家庭面临的众多问题得到了学界的关注,但针对具体问题开展具体干预的实务及研究相对较少。本研究基于在兰州某心智障碍者服务中心的实习经历,以理性情绪理论为依据,以心智障碍儿童家长的负性情绪为切入点,采用半结构访谈方法对心智障碍儿童家长的情绪现状及产生负性情绪的原因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在此基础上结合对研究对象需求评估的结果,选择理性情绪疗法设计了小组社会工作介入方案,尝试通过社会工作介入改善心智障碍儿童家长的负性情绪,从而就社会工作在介入心智障碍儿童家长负性情绪中的作用、局限以及可能的路径进行初步的探索。研究结果表明,心智障碍儿童家长的情绪现状不容乐观,主要表现为紧张、愤怒、疲劳、压抑和慌乱五个方面。令心智障碍儿童家长产生负性情绪的原因为:1.身体负担沉重;2.自身的思维、信念不合理;3.家庭成员关系不和谐;4.孩子的行为表现不符合家长的心理预期;5.支持体系不完善。通过采取小组工作方法和理性情绪疗法对心智障碍儿童家长的负性情绪进行实务干预,心智障碍儿童家长的负性情绪都得到了一定的改善。据此得出研究结论认为:1.小组工作在解决心智障碍儿童家长的负性情绪问题上具有一定作用。2.理性情绪疗法与小组工作模式相结合能够帮助心智障碍儿童家长更好地改善负性情绪。3.探索出以改观个人信念系统为突破口,通过负性情绪释放、情绪改善方法和技巧学习以及理性信念系统建立,强化心智障碍儿童家长内在力量,进而促使其保持积极心态的一条可行、有效的心智障碍儿童家长负性情绪改善的小组工作路径。此外,要想帮助心智障碍儿童家长彻底解决负性情绪问题,除对其个人进行社会工作介入外,还需要通过家庭、社会和政府方面的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