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民参与意识与政务微博存在着一种积极的关系,政务微博助推了公民参与意识的觉醒和发展,并对其有一定的培育作用。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社会矛盾日益凸显,越来越多的个人希望通过政府的网络平台来寻求沟通,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实现自己的利益诉求,政府也积极运用微博进行回应并创新其运营模式,可以说政务微博的出现正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公民的政治心理和参政议政方式。在政务微博的助推下,我国公民参与逐渐走向成熟化和理性化,这不仅有利于我国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实现,也为我国民主政治发展提供了新途径。本文通过梳理当前我国政务微博的发展和公民参与的现状,指出我国公民参与意识的转变:政务微博对我公民参与意识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公民的参与热情空前高涨,我国公民对参与意识的理解也渐渐由狭义转变为广义。公民参与的“媒体驱动性”特征使公民在参与实践中开始有明确的自我认知,自我判断力增强。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分析,我们得知影响公民参与意识的因素,主要来自于公民层面、政府层面和非政府组织及网络意见领袖等层面。这些因素的共同交织使得我国公民参与意识在发展中呈现如下特征:1.地域型——臣民依附型——积极参与型相混合;2.参与话题的公共性;3.理性与非理性相交织。提升公民的参与意识不仅为公民网络参政提供了良好的心理基础,也为我国民主政治建设提供了新途径。基于以上的分析,作者从政务微博的角度对公民参与意识的培育提出了几点思考:第一,针对公民对政府的信任危机,政府要本着为民、唯实的要求建立维护人民利益的话语体系,激发公民的沟通欲望,实现政民话语体系的真正融合。第二,针对当前我国公民参与的公共性缺失和政治冷漠现象,注重培养公民的“公共性”,加强公民关注和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能力。第三,针对网络环境的不确定性,加强对网络的舆论引导,注重培养公民的理性态度。第四,针对部门职能量身打造特色微博,并借此对公民进行价值理念和思维方式的影响,以期我国公民参与意识能够在政务微博环境下得到更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