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宁血饮干预治疗小儿难治性ITP的临床疗效,以及宁血饮对ITP模型小鼠血小板系统及免疫功能的影响,研究宁血饮治疗ITP的作用机制,为宁血饮临床推广应用和中药新药研发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本课题分为临床观察和实验研究2个部分,临床观察:将难治性ITP患儿40例,随机分为宁血饮干预治疗组23例和单纯激素组17例。宁血饮干预治疗组采用宁血饮和强的松联合治疗,单纯激素组采用强的松治疗。观察患儿皮下紫癜等出血症状,血小板计数,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G)和远期疗效等情况;实验研究:建立ITP模型小鼠,并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宁血饮高剂量组、宁血饮低剂量组、升血小板胶囊组。于造模后第7天开始分组给药,连续给药8天。分别于造模前,造模第7天及给药8天后检测各组血小板计数;给药8天后眼球取血,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法(ELISA)测外周血血小板相关抗体;处死后,剥离股骨取骨髓,涂片观测巨核细胞计数和产板巨计数;取出脾脏称重,计算脾脏系数,并在显微镜下观察其病理变化。结果临床观察示宁血饮干预治疗组在改善出血症状、提升血小板计数、降低PAIgG的水平、治疗的总有效率、远期疗效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单纯激素组,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性(P<0.01);实验研究示①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外周血小板下降、骨髓巨核细胞增多并伴成熟障碍,血小板相关抗体水平升高,脾脏增大,脾红髓内巨核细胞增多,与ITP临床表现基本相符;②宁血饮高剂量组血小板计数升高,骨髓巨核细胞计数减少,产板巨计数增多,血小板相关抗体水平降低,脾脏重量及其系数减少,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脾红髓内巨核细胞较模型组明显减少;③升血小板胶囊组血小板计数升高,骨髓巨核细胞计数减少,产板巨计数增多,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④宁血饮低剂量组血小板系统有所改善,但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以上实验结果,本项研究结论如下:①宁血饮联合激素治疗小儿难治性ITP疗效好,毒副作用少,远期疗效优越,值得在临床上推广;②通过实验研究证实,宁血饮的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保护免疫器官脾脏,降低PAIg水平,减少对血小板的破坏,并促进巨核细胞成熟,使血小板生成增多,而获得治疗效果的,其药效的作用与药物剂量有着密切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