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工作如下:1、简要论述了锂电池发展历程,锂/氟化碳电池的优缺点,锂电池有机电解液的分类和选取,氟化碳材料的制备工艺和近期发展。2、合成了一种氟化酯类有机化合物C5H11PF2O3,将其用于锂/氟化碳电池电解液体系。3、深入研究常温时电极/电解液界面性能,探讨锂盐、有机溶剂对其电化学性能的影响。从锂盐方面来说,LiBF4具有良好的电化学稳定性和高低温性能。在有机溶剂方面,制备所得的C5H11PF2O3粘度大,导电性能较差,不可以单独作为锂/氟化碳电解液的溶剂。PC:DME=1:1体系与氟化碳电极的倍率性能较好。C5H11PF2O3(A)与常用电解液体系混合(PC:DME:A=1:1:1, v:v:v),会影响电解液体系的性能。4、进一步研究高温55℃时锂/氟化碳电池电极与电解液之间的界面电化学性能。C5H11PF2O3作为单一溶剂构成电解液,性能发挥的不佳。PC:DME=1:1小倍率下性能良好,但大倍率时性能较差,容量衰减较快。C5H11PF2O3(A)与常用电解液体系混合(PC:DME:A=1:1:1, v:v:v),在大倍率下拥有更高的放电电压,放电曲线平滑,可以表现出较佳的高温性能。5、研究了不同氟化度的氟化碳材料对锂/氟化碳电池性能的影响。采用球形碳作为碳源制备氟化碳材料,通过SEM、FT-IR、XRD等测试手段分析了不同氟化度氟化碳材料的结构特点,并对不同氟化度氟化碳材料的电化学性能进行了测试和比较,深入地了解了氟化碳材料结构对其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