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士比亚的戏剧与电影移植

来源 :河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weaz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国戏剧大师莎士比亚的作品,被推崇为西方戏剧艺术的瑰宝,是重要的世界文化遗产。当代最大众化的艺术与传媒形式,电影不但向莎剧汲取艺术养分,更将其视为创作的重要内容,从而拍摄了一系列的电影电视作品。这既以影视形式记录了经典文化,更以其区别于戏剧的种种形式丰富并延续了古典艺术精品的生命。于是就出现了该文的论述内容,关于两种艺术形式的移植的种种情况、问题及对策。 一、概述莎剧的世界性的地位与电影的不解之缘。莎剧的丰富主题成为改编电影的动力与前提之一。 二、以奥立弗自编自导自演的《王子复仇记》为例,阐明成功改编莎剧是具可行性的一种艺术移植。重点由《蜘蛛巢城》和《乱》与原作的对比试图说明从莎翁的舞台到黑泽明的银幕所发生的形式上及内容上的根本性变化,并借以证明黑泽明为什么是成功的。兼论电影与戏剧两种综合艺术的区别之关键——摄影机的介入,这使电影具有无与伦比的表达内心情感,灵活时空的优越性。 三、简述莎翁电影在不同年代的发展及变化,以及不同风格的导演是如何对莎剧主题进行诠释的,成功与不足。 四、莎剧改编的历史趋势:乐观且允许多种形式跨时空地再现莎剧。重提影像时代里,电影的通俗性与戏剧高雅性的相融合,二者相辅相成,共同发展,必将繁荣。指出广泛开拓新的题材领域,重新整理和挖掘旧的题材资源,是电影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其他文献
城市景园是艺术,更是一种文化,或者说是文化的一种载体。无论过去还是将来,城市景观园林始终都是人类文明状况的标志。正因为有文化含义的存在,城市景园才具有丰富多彩的特色,人们
该文从国画发展史中各个不同时期的特点来阐述一个道理.作者以唐宋为界,用大量的史实论述了深厚的中国传统绘画,特别是唐宋之前的上古文化是那样的博大精深,这完全取决于文化